
“爱之家”陈列着艾滋病感染者需要服用的各种药物。记者 贺桐 摄
孙晨阳把与几本与艾滋有关的书籍拿到工作室。记者 贺桐 摄
反歧视,最怕不理解
2012年11月28日下午两点半,西安一所高校针对大学生艾滋病防控准备了一场讲座,通过当地的国际防艾学校邀请到了孙晨阳。
而就在前一天,陕西省公布了最新的艾滋报告。自1992年陕西省省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监测各类人群共1082余万人次,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3094人,其中病人1123人,死亡527人。
在3094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性接触感染占77.7%,经静脉吸毒感染占11.1%;经血液途径感染占7%,其中母婴传播占1.0%,传播途径不详占3.2%。
陕西省疾病防控中心工作人员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艾滋病人的认知也有所好转,比起2003年国家为他们免费治疗之前,更多的新确诊人群能够更加坦然的面对病情,也有更多的社会人士学习艾滋病的防控知识。
当天,大约有300名大学生来到会场。
当孙晨阳走上讲台,会场依旧有些嘈杂,同学们大都还沉浸在上一位老师讲解性知识带来的惊奇中,低头悄悄地说着话。
“当你拿到这张确诊报告,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了一名艾滋病感染者,我是在2006年4月份拿到的这份报告。”孙晨阳的话还未说完,同学们几乎齐刷刷的抬头,安静而又整齐的望着台上的他。
原本腼腆的孙晨阳说自己有些紧张,简单说了一些陕西省最近的艾滋病统计数据以及自己的经历后,希望与同学们互动。
有同学问到他确诊后如何面对,他告诉他们,自己也有过害怕、埋怨的状态,但很快就能调整过来。他们现在最担心的是社会的不理解,导致他们生活受到影响。
正在读大二的韩莉没有提问,却走上前去给孙晨阳一个拥抱。这位来自汉中的女孩说,她从网路上了解了艾滋病,觉得感染者本身已经很痛苦,如果社会上歧视他们,这会让感染者更加痛苦,她希望自己的拥抱能给孙晨阳一些力量。她还会去告诉身边更多的人,不要惧怕艾滋病感染者。
回归社会,渴望正常人的生活
“我们与体内的病毒共生,不能消灭它,但能控制它。”孙晨阳的手机响起,不是电话,是闹钟。这是他每天两顿的吃药时间。拿起药瓶,他嘿嘿一笑,说自己习惯了每天吃药的情况,并形容这跟吃饭喝水一样,时间长了,就成为一种习惯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
然而外面的世界却并没有这份宽容,这让孙晨阳有些无奈。“人们的恐慌更多的是对艾滋的不了解。”
根据孙晨阳及爱之家公益组织的了解,目前陕西境内已经确诊的感染者,绝大多数都不会向亲友公开自己的病情。他们隐藏在社会的角落里,孤独而又小心翼翼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这也是他不能停下来的原因,很多病友都想像个正常人一样回归社会,这是他们藏在心底的梦想。
如今,孙晨阳已经是爱之家关爱小组的专职员工,他每天都要向前来咨询的感染者提供各种服务,最主要的还是心理干预、治疗介绍。
除此之外,他和志愿者们还经常出没收治艾滋病感染者的各大医院,去探望其他感染者,以便为他们提供帮助,采访的时候,他粗略统计前后已经探望1000个感染者。
最近,孙晨阳刚刚为一位即将分娩的感染者找到收治医院,并且顺利剖腹产,尽管很艰难,但孙晨阳说他会一直努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消除社会对感染者的不平等,最终让所有的HIV感染者无缝隙的融入社会,正常、安全的生活。
编辑:李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