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盘点微博反腐“门事件”:很多官员不敢再戴表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2-12-11 14:1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导读]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空投进庞大诡秘、纷繁芜杂的微博世界,其产生蝴蝶效应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是惊人的。那么,围观反腐这种急剧的发酵过程,是从哪里开始的?

  爆料与“人肉”,狂欢与阴谋

  并非每一条举报微博都能迅速地被有关部门发现、甄别和处理,更多的举报都被扔在这个大酱缸里,任其发酵。爆料层出不穷,参与“人肉”(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机器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的网友乐此不疲。反腐狂欢背后,阴谋论盛行。

  微博举报:更廉价、更方便、更安全

  今年4月13日以前,在安徽省利辛县国土局任职的周文彬还并不清楚什么是微博,但很快,在听从了网友的建议后,他开通微博,并以“自首式举报”的方式直播参与单位贪污行贿的全过程。他没有想到,他自此成为“中国微博实名反腐第一人”。

  “我没有想到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周文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核裂变式的群体“围观效应”迅速把他推上风口浪尖。“微博反腐是一种新的形式,是媒体监督的延伸,是‘谤讥于市朝,而达于朝廷’。”

  “微博反腐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线索,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发现问题。”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微博如同无处不在的眼睛,“促进了官员的行为规范,当然,很多干部还不适应,对微博很恐惧。”

  除了提供线索,林喆认为,微博反腐是一种“低成本的反腐方式”。“老百姓想要揭露腐败,往往需要长期上访,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找不到对应的负责部门,微博的特性使消息一经发出就很容易引发关注,形成轰动效应和舆论攻势,促使事情得以又快又好地解决。”

  更重要的是,微博充当了“深喉二传手”的角色。“实名举报者常遭到打击报复,匿名举报者又很容易由于不实名而被怀疑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政务微博研究者张振良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只要在微博上公布真实确凿的证据,举报人即使匿名也不会影响举报效果。”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肖雪慧就曾当过“二传手”,代替“深喉”站在前台,发布了“上海红十字会万元餐费”的信息,引发轰动效应,爆料后,肖雪慧删除了所有重要信息。

  张振良说:“实名举报往往要面临风险。”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全国每年发生的证人、举报人致残、致死案件,从上世纪90年代每年不足500件,上升到现在每年1200多件。

  “我们缺乏系统、有效的举报者保护制度。”张振良介绍说,“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举报大部分归纪委管,但实际上,党、政、司法、检察、纪委等各个机构都在接收举报信息,范围很宽、性质也比较广泛,很难进行有效的管理,信息泄露非常常见。”

  因此,“微博作为一种较为隐秘的检举方式获得了老百姓的拥护,目前看来,微博是比较有利于举报人保护的。”张振良说。

  抓人:被选择与被鉴定的

  “现在很多官员都不戴表了,在公开场合很注重抽烟的牌子,还有穿着打扮的牌子,怕一不小心就被‘人肉’,搜出麻烦来。”张振良表示,很多官员都表示不会开微博,也禁止家人亲属开微博。“时时低调,绝不露财。”

  今年8月,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车祸事故现场,面露微笑,被网友称为“微笑局长”并引发声讨。随后,杨达才在各种公开场合佩戴的名表成为网友的“鉴定”对象,被网友估价逾30万元,舆论压力之下,杨达才参与“微访谈”,解释出处,但被认为撒谎。之后,杨达才的眼镜、皮带、西服都被一一“鉴定”,并被网友质疑财产来源。

  9月21日,陕西省纪委常委会研究并报经省委研究决定:撤销杨达才陕西省第十二届纪委委员、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

  “我认为这件事最大的亮点是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公开信息,虽然这是一个拉锯的过程,但官方在多次拒绝后总要顾及民意,尊重民众的要求。”微博名为“花总丢了金箍棒”(下称“花总”)的网友是这件事的重要参与者,他不仅是最权威的“鉴表专家”,还是在微博反腐领域最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轰动一时的“表哥事件”并没有给同样反腐的周文彬带来信心,相反,他并不认同此事,“这不是平民反腐的典型案例,是网络推手和团队炒作的结果。”

  “花总”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我没有团队,更不是推手,我只是寻找线索,引发思考。”这个拥有13万粉丝的神秘幕后推手被网友封为“民间反腐斗士”。但他说,“其实我挺同情杨达才的。我做反腐已经一年多了,我有一个数据库,里面有几百位官员的腐败材料,无论从官职还是受贿程度而言,杨达才连个蚂蚁都不是,甚至也不是倒霉蛋,他只是被选择性攻击了。”

  “花总”认为,杨达才“被选择”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为有一个“由头”。“处理伤亡事故面带微笑激发了网友的愤怒,如果不是这个前提,事情不会发展得那么深、那么快。”

  “花总”介绍说:“我曾公布90多位官员的腐败材料,任何一个都远远超过杨达才,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就没有有效的结果。”

  “微博应该是补充”

  “表哥”事件后,“表嫂”、“表叔”层出不穷,在很多民间反腐人士看来,推动针对官员的“鉴表活动”是反腐的“好角度”,但“花总”却认为,“必须重申理性价值,戴表和腐败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鉴定’只是手段,如果浮于表面,官员都不戴表了,反而增加反腐难度。”“花总”分析说,“这个事情的七寸在于官员说谎,最大的七寸在于财产不公开,信息不透明不对称,微博作为公开渠道是本末倒置,微博应该是补充。”

  “花总”认为,网络反腐狂欢和阴谋论的盛行缘于民众对官员的不信任。“先入为主的想象,认为名表就肯定不是自己买的,官民互信的根基处在悬崖边上,‘鉴定’和舆论压力是民众不满情绪长期压抑的出口。”

  “这是一场学习,政府应该学会尊重和倾听民众的意见,民众应该学会提出建设性的、理性的意见。”“花总”强调说,他希望借此建立官民沟通的空间,建立反腐秩序和程序。

  微博反腐“门事件”

  “调情门”——2011年6月,江苏省溧阳市卫生局局长错把微博当做私密聊天工具,与女子大肆调情,并透露行贿受贿信息,引发网友围观,溧阳市委常委会随后召开紧急会议,将此人停职检查并取消其党代会代表资格。

  “艳照门”——2011年7月,一条题为“捡到U盘,疑似昆明发改委官员艳照视频”的微博被疯狂转发,随后,昆明市发改委确认“艳照门”主角为昆明市发改委收费管理处副处长成建军并展开立案调查,成建军被撤职。一个月后,河南省汝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田汉文同陷“艳照门”,后被停职。

  “情妇门”——2011年8月,浙江省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朱小红被免职,起因是妻子林菁微博举报其嫖娼、供养情妇,资金来源主要是受贿,衢州市国土局纪委对其展开立案调查。

  “炫富门”——2012年3月,天津市西青区副区长李治阳被调查,起因是其女李颖在微博上发布诸多奢侈品照片,并被网友搜出“跨分数转校”、“免试特招进国土分局”等,李颖被称为官二代“坑她爹”的代表。

  “表哥门”——2012年8月,陕西延安境内发生重大车祸,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视察事故现场微笑的照片在微博上被大量转发,引发网友不满。随后,网友“人肉”杨达才,“搜”出5块名表,总价数十万元。杨达才因此被戏称为“表哥”,后被撤职。

  “房叔门”——2012年10月,天涯网友曝光广州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员名下拥有21处房产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广泛传播,经调查后,番禺区政府微博称,蔡彬瞒报房产,已对其停职。

  “性侵门”——2012年11月,黑龙江双城市电视台播音员、女主持人王德春微博实名举报该市人大代表、双城市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孙德江要挟她与其保持不正当关系,并称孙存在以权谋私、变相转卖公家资产违法乱纪等行为。双城市随后对此事展开调查。

  “不雅视频门”——2012年11月,疑似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不雅视频的截图在微博上流传,63小时后,重庆市官方宣布视频中的男性确为雷政富,并免去雷政富北碚区区委书记职务,对其立案调查。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