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聋哑人"持签名本四处索捐款 调查发现均为骗钱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12-12-13 11:30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在火车站售票厅,“红衣女”向乘客索捐。

  “眼镜男”手里签字板的内容

  核心提示

  不言不语,碰到人便索要“爱心捐款 ”……近日,不少南宁市民发现:在万达广场、步行街、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多了很多年轻的“聋哑人”。他们胸前挂着统一的工作牌,拿着一模一样的签字本,凑到市民旁边用手比划着:示意你签个字,然后捐出5-10元爱心款。

  这一幕幕让不少市民疑惑:南宁什么时候有这么多“聋哑人”?他们是真聋还是装聋卖傻?他们在募捐什么?是谁给他们募捐的权力?带着这些疑问,11月25日起,本报记者历经1个星期,多次深入闹市区,通过明察暗访,请众多市民讲述他们对这些“聋哑人”的印象。

  出场人物:“眼镜男”、本报记者

  跟踪:“眼镜男”四处叫人签名索钱

  地点:南湖公园菊花展现场

  11月25日下午,在南湖公园的菊花展现场,记者碰到了这样的“聋哑人”。

  灰色卫衣、近视眼镜、手持一张蓝色的签字板……这名20岁出头的男子,周旋在人群中,见到有单身或带小孩的女子,就凑到跟前:用手轻拍对方的肩膀,然后递上自己的签字板,指着上面的文字示意给对方看,并在旁边微笑着比划。

  “眼镜男”的举动,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十有八九的游人只瞄了一眼签字板,就走开了;有一两个人会拿笔签个名,然后给5元或10元。

  抱着几个月大女儿的黎女士给了5元钱,但她并不签名。她说:“这么一个小伙子,又聋又哑,蛮可怜的。给几元钱,就当做帮帮他吧!”带着3岁儿子的张女士,也给了10元。她们说,当天中午,她们从新阳路赶来赏菊花,刚走进公园,那位“聋哑人”就递上签字本,一副不给钱不走的架势。

  在跟了“眼镜男”约20分钟后,记者装成游客,故意走到他前面。随后,他走上前给记者递上签字板,记者趁机拿出相机把上面的内容拍下来(如图)。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献爱心”之类的标题。在标题的下方,有一段说明文字,大意是为了聋哑残疾人的康复自立,他们特意将精心制作的小饰品,推销给社会各界人士,希望大家大力赞助。在这段文字下方,是“爱心扶贫志愿者”所捐赠的爱心赞助金,上面的表格密密麻麻记录了二三十个人名,以及“赞助金5元”“赞助金10元”之类的字眼。

  记者随后拉过“眼镜男”挂在胸口的工作牌,只见胸牌上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字样,姓名:唐志勇;职务:爱心捐助收费员之类的文字。当记者拿起相机,准备将胸牌拍下时,“眼镜男”立即用手遮挡起来,并一个劲给记者递笔,催促记者签名。

  记者从包里掏出记者证,写了一行字:我来帮帮你,好吗?“眼镜男”见状,立即慌张地摆手和摇头,大步走开了。

  出场人物:保洁员赖女士

  发言:“聋哑人”出现几个月了,应该是假的

  地点:万达广场

  11月26日下午3时许,天下着小雨,有点冷。

  记者来到万达广场一带,可惜一直没看到这伙“聋哑人”的影子。

  保洁员赖女士听记者说明来意后,说他们平时在这一带出现,可能当天下雨、顾客少,所以才没来。

  赖女士说,这些“聋哑人”是最近几个月才出现的,大多是20岁出头,有男有女。

  “周末、节假日时,这一带会有五六个人同时出现。平时,也有两三个。”赖女士说,她曾看到不少人签字给钱。

  “我认为是假的,一下子哪有这么多聋哑人涌出来!”赖女士笑着说。

  出场人物:红衣“聋哑女”、本报记者

  对质:“聋哑女”见记者亮证,扭头就走

  地点:南宁火车站

  11月26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火车站。在售票厅,一个拿着签字板的“红衣女”不时站到排队买票的人群旁,用手轻拍别人的肩膀,等别人一转头,就递上签字板和一本绿色的残疾证。

  记者凑上前看到,签字板上的文字跟此前的“眼镜男”签字板上的内容差不多,不同之处是,她的“爱心倡议书”是粉红色的。另外,她还有一个“工艺品”——一根简单编织过的红绳。

  从湖南到南宁的唐先生,在看了女子的粉红色“倡议书”以及残疾证的封面后,爽快地掏了10元钱,“红衣女”则回赠其一根编织的红绳。从横线来南宁的朱先生也爽快地给了10元,并在本子上签名。

  过后,他们告诉记者:“反正10元钱也不多,她又有残疾证,就算帮帮她吧!”

  “你们上当了,我觉得她一定是假的!她还有同伙。”从宾阳县来的黎先生,在一旁脱口而出。他说:“这1年来,我经常在火车站看到这位‘红衣女’。”

  在黎先生的指引下,记者看到,除了“红衣女”,还有一位“蓝衣女”、一位“灰衣女”站在售票厅门口附近。她们将手里的签字板折叠在手里,见到目标人选,就会摊开,并上前对来人不停地比划。

  记者经过观察还发现,这3名女子年龄都在十八九岁,她们不时地在人群中打手势交流。而她们的目标群,基本上是男子,尤其是年轻男子。

  也许是看到记者一直拿手机拍照,“红衣女”不时对记者翻白眼,并和另外两名女子使眼色、打手势。

  记者迎面靠近“红衣女”,示意想看女子手里的“倡议书”,但她很不配合地把它折叠起来。记者拿出记者证,刚想写一行字,“红衣女”立即快步走开了。另外两名女子见状,也跟着走开了。

  出场人物:保安黄先生

  发言:我曾看到“聋哑人”高谈阔论,肯定是假的

  地点:民生路步行街

  11月28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民生路步行街。在该步行街中段的执勤台,保安黄先生一听记者表明来意,立即大笑着说:“假的,我敢肯定他们是假的!”

  黄先生说,这些“聋哑人”几个月前开始出现,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散开,每人保持几十米距离。但转了几十分钟后,这些“聋哑人”偶尔会凑到一起,坐在步行街的凳子上,把胸牌、签字板收进袋子后,一起休息,并高谈阔论。

  “他们一见到我们戴大盖帽的,立即就会把牌子收好,暂时走开。但我们一走,他们马上又拿出来,继续缠着路人。”黄先生说,步行街内不允许乞讨等行为,但这些“聋哑人”的行为比较难界定,只能偶尔“吓吓”他们。

  出场人物: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工作人员

  发言:这样的“街上募捐”是假的

  12月3日上午,带着诸多疑问,记者拨打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中残联)权益维权热线,一位女工作人员听了记者的讲述后表示,中残联绝对没有组织过这样的募捐,而且“眼镜男”挂在胸前的“编号”也是假的,因为残疾证的编号,不可能是“0120197”之类,而应该是该残疾人的身份证号+残疾的种类、级别编号。

  南宁市残联的一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般来说,残疾人组织的募捐活动,要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才能开展。此外,残联也不会发证给人来做“聋人营销”,对于有困难的残疾人,一般会采取推荐工作或通过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救济。

  上述两位人士提醒:残疾人需要社会上广大爱心人士帮助,但大家也要谨防一些不法分子,打着爱心的幌子冒充残疾人行骗。

  出场人物:国内各大媒体

  发言:国内不少城市都有类似的“募捐”

  12月3日晚上,记者在百度上输入“冒充聋哑人”5个关键词,立即就出现了上千个搜索结果。据全国各大媒体报道,北京、广州、海南、武汉、甚至广西的柳州都有过类似的事件。据报道,这些“聋哑人”以假冒残疾人的身份,行骗、诈骗、兜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与南宁出现的这一伙人的手法极其相似。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