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洛川苹果畅销产值29亿 政府搭建网络平台直销香港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2-25 08:1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二问:“一县一业”是否有风险?

  “洛川是典型的‘一县一业’。政府人员工资都要依赖财政转移支付。”洛川县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说。数据显示,洛川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

  “一县一业”发展,是否存在产业依赖风险?“产业结构太单一,存在很大风险。”霍学喜说,“苹果产业极端地、过度地专业化开发,将带来土壤有机质供应严重不足,也不利于畜牧等其他产业的发展。真不知道洛川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儿?”

  “洛川应该改变传统的从面积上扩张的种树战略,事实上种30万亩就足够了,因此要改变为质量型发展战略,在提高优果率方面下工夫。”霍学喜说。

  三问:没有龙头企业带动怎么办?

  业内人士认为,洛川苹果未来发展是否具有引擎动力,将与苹果定价权、以及相关联的“龙头”企业的带动影响直接相联系。

  “目前洛川没有龙头企业。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没有起到龙头作用。”王建锋说,“若经过市场的淘汰洗礼,最后只剩下10个左右的合作社,如果有一个最大的总社,那么就会形成规模效应,也容易形成拳头经济,也有与外地客商叫价的机会。”

  四问:陕西苹果如何避免自相残杀?

  记者接触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西安相当一部分‘洛川苹果’,不是真正的洛川苹果”。

  “在农户手里,洛川苹果已经卖到了每斤三块多,再加上运输成本、人力成本等,西安市民怎么可能吃到每斤两三块钱的洛川苹果呢?”

  洛川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也说:“因为洛川苹果更容易销售,所以客商把其他地方的苹果也打上了‘洛川苹果’的牌子。”

  对此,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认为:“不只是洛川,整个渭北都是苹果最优适产区,这些地方苹果的质量、口感都很好。”因此张宝通建议:“政府应该整合资源,打出‘陕西苹果’、‘陕西渭北苹果’的牌子,以免陕西苹果自相残杀。”

  五问:如何争得苹果定价权?

  “陕西苹果汁占到世界果汁产量的半壁江山,但苹果仍不掌握定价权,这很遗憾。”中财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续剑锋忧虑地说。

  续剑锋认为:“要掌握定价权,就需要有形成基准价的区域乃至全国市场,比如大家参考陕西苹果的价格指数来确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苹果及果汁价格。因此就需要有竞争力的市场化运作的微观主体,比如大企业集团,这些企业能够有话语权。”

  张宝通则认为,政府若整合资源,打出统一的陕西苹果品牌,更利于陕西苹果大省掌握定价权。西安财经学院研究员李青俊则认为:“陕西苹果应该做高端市场,加大投入。”

  相关新闻:

  陕西果农“靠天”销售模式需打破 缺政府机构支持

  白水苹果逆势销售顺畅调查:苹果大战缘何胜出?

  陕西省果业局副局长:苹果销售慢是果商果农在博弈 

  华商网联手四省媒体帮陕西果农售滞销苹果

编辑:王秋阳

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