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收入分配改革被指遭国企阻扰 国资委称不归其管

来源: 人民网  2013-01-12 15:12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酝酿8年之久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又一次在众人的期待中被搁置,这将垄断企业及其管理部门推上风口浪尖。

  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内部研讨会上,多位人士将方案没有出台的根源归于垄断国企和一些留有“自留地”的部委的阻挠,并建议国资委排除改革阻力。与会的一位国资委副主任当即喊冤反驳:“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

  这位副主任解释道,垄断国企的人事任免、工资薪酬等方面的管理权并不是掌握在国资委的手里,而是直接由国务院和中组部管辖,另外还有一部分垄断国企如四大国有银行、烟草公司等均归其他部委监管。

  方案一再搁置

  据上述与会人士透露,收入分配总体方案已于去年10月完成起草并上报国务院。

  该人士称,总体方案中提到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缩小城乡收入的差距等多方面内容。同时,也对于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方案着重给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

  “经过多年酝酿、讨论和修改,即将出台的方案已经比较成熟了。”参与过该方案内部讨论的社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小丽曾公开表示,“最终版本的方案将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和组合设计,也更加着重于如何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工资收入水平。”

  事实上,收入分配方案已经酝酿了8年之久,2004年就启动了起草工作。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承诺在他任职的最后一年内,政府将“做几件困难的事情,一定要做,努力做好,而不留给后人”。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制订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而在10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理专门强调把制订这一方案作为四季度工作提出。

  曾参与该方案内部讨论的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当时预计,该方案会在2012年12月份出台。但时至今日,收入分配总体方案并没有如约出现在我们面前。

  据上述与会人士透露,在2010年初和2011年12月,发改委曾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均未获通过。

  “由于涉及到利益重新分配,方案从一开始制订就产生各种分歧。”该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利益集团阻挠

  对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一再被搁置,苏海南认为,其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由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台会对现存既得利益进行调整,这些群体会有所抵触,这成为方案出台最大的阻力。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认为,方案在体制内部研究过程中存在不同意见,尤其在“反垄断”等问题上。

  “据我们调研的数据来看,垄断性国企员工比其他国企和非国企员工的薪资、福利水平明显高出,而这些普遍高出的收益并非完全来自企业微观管理运行的高效率,这导致了收入水平仍然差异悬殊,并还在不断拉大。”贾康称。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亦证明了贾康的观点:近几年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全国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多,其中证券业在2009年比全国职工高6倍左右。而工资排在前列的也均为金融、烟草、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

  对此,苏海南表示,长期以来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与经济领域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有关,由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一些资源性行业企业以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公共资源;在一些行业,竞争不充分也使得一些企业依靠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

  而垄断行业的这种不合理的高收入问题,对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趋势则起到了强化作用。

  此前上报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双重调控的要求。

  “方案要把‘提低、控高、扩中’这条主线弄清楚。”苏海南认为,“提低”尤其具有紧迫性,也具有可行性;而调节高收入虽然具有必要性,但受客观条件制约较大,如高收入者收入底数不清,相关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尚不健全,同时,受高收入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其难度相当大,需要从长计议,多方创造条件稳步推进。

  问题还不止这些。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发改委收入分配课题带头人李实说:“我曾多次参与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征求意见讨论会,而意见征集中有不少争论。比如垄断部门高收入问题,怎么界定垄断部门,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些困难等。”

编辑:温磊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