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收入分配改革要打持久战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2-12-24 06:0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一再推迟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令民众非常纠结。出现这种现象,固然是由于收入分配改革遇到了利益集团很大的阻力,但一定程度上,也与民众对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抱有过高期待有关。

  作为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的设计遇到各方挈肘和博弈,虽然是个可预知的事情,然而,确实不能因相关利益群体的反对就一再延迟。因为,任由收入分配差距的状况发展下去,民众会有一种焦虑和挫折感,从而将可能带来社会的分裂和阶层的对立,导致仇官仇富的情绪泛滥。事实上,此种情绪已在网络和现实中出现。鉴此,不管推进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阻力有多大,局面多复杂,从决策者来说,不应该为这种阻力而却步,要勇于打破利益集团对分配改革的阻挠,尽快出台改革方案。

  但另一方面,公众也要客观看待收入分配改革的复杂性。利益的博弈只是这种复杂性的一个面相。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问题,是在改革30多年中逐步累积而成的,造成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且相互纠结,如劳动力富余、工资过低、腐败和灰色收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不到位,等等,都会导致不同群体的收入分配差距。

  另外,缩小收入差距的路径也有可能互相冲突。例如,全部依靠政府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把这看做是一个政府再分配的事情,不鼓励创业,不使劳动力充分利用,那么,将会使政府的福利负担非常高,缺乏持续的财政来源;还延续目前的城市化,不将农村剩余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出来,只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投入,城乡差距永远也不会缩小;结构调整对改善收入分配非常重要,但仅仅依靠发展容纳就业越来越少的工业,而忽视能大量容纳劳动力就业和获得收入的服务业的发展,可能重工业、重资本、重大企业的经济结构,本身就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一个发展模式。

  所以,收入分配问题的复杂性也决定了改革的长期性,这就要求对收入分配改革,公众应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日本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借鉴。上世纪60年代,日本也面临着提高人民收入,改善分配体制的任务,当时日本启动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要用大概10年时间,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后来的实践证明那个时期的确成为推动日本经济腾飞的“黄金10年”。从中国目前情况看,可能需要比日本更长的时间才能初步理顺各种分配关系,消化解决长期累积下来的分配差距过大问题。

  还须强调的一点是,鉴于收入分配改革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阻力巨大,即使改革方案能够如期推出来,恐怕与我们多数人希望的也有很大差距。目前社会对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有一些理想化的期待,以为方案一出,收入分配不断扩大的趋势能够立马得到遏制,社会多数人的收入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高。坦率地讲,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功效。事实上它也承载不起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提高收入水平的全部希望,如果人们在这方面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即使明年三月后能够制定总体方案,也可能只是一个框架性和指引性的东西,操作性不会很强。

  因此,对收入分配改革,我们既不能因其困难而拖延改革进程,应尽快出台总体方案,也需要对改革的复杂性有一种客观认识,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

  (邓聿文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