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无疑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这样一份承载着希望的报告,从去年10月中旬启动起草工作,经调查研究,11月初形成初稿,后送省人大、省政协和各市、各部门征求意见,12月中旬,集合各方意见反复修改后,形成讨论稿。昨日的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这份历经300多处修改,原文21000多字,最终“瘦身”为16000多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与大家见面。
这份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描述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着重强调了2013年的主要工作。通读报告,内容翔实,亮点频现,文字精练,言简意赅,凸显陕西作为文化大省的精气神。“加快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加快提升三秦百姓幸福指数;加快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加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快提升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报告用7个“加快提升”提出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些目标任务顺应了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经过“瘦身”后的报告,语言更质朴、更接地气。一切从“民”出发,收入、物价、教育、医疗、环境……处处体现了“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
本报记者 王卫平
顺民意
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不安排接送;改进警卫工作,减少交通管制;改进新闻报道,压缩报道数量;严格文稿发表,不题词题字;厉行勤俭,严格执行待遇规定。
——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
简政放权
关键要落到实处
【报告摘录】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减少层次,简政放权。【解读】省政协委员、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田忠林:关于行政体制改革,历年的报告都提,总体的感觉是一直在推进,并且近几年推进的力度明显加大,精简机构、人员,下放权限,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就是权力下放,推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无论是政企分开还是政事分开,体现的都是这样一种精神。对于报告中的描述,关键是要落到实处,无论是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还是简政放权,都要有法可依,用法规为行政体制改革开路。 本报记者张小刚
推进政务公开 办好政务微博
【报告摘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进一步办好政务微博,不断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
【解读】省政府官方微博“陕西发布”维护方——省电子政务办数据管理处:“陕西发布”上线两月有余,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已有政务整合,建立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服务平台。目前主要发布四类信息,首先是权威发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其次是整理百姓通过微博反映的问题,能够协调处理的及时处理,不好协调的摘编出来报告领导,供领导参考决策;第三是承担服务功能,比如发布春运期间的车票信息,在发生灾害时,提供应急指南;最后是推广陕西的文化,比如陕西美食及旅游景点。希望今后能与网民经常互动、答疑解惑、共建信任。 本报记者杜鹃
今年省级机关公开“三公”
编辑:白玫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