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2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网络小偷首次被追究刑责 虚拟财产保护存法律盲区

来源: 大河网  2013-02-25 10:05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网络游戏同样需要花费“真金白银”

  网络游戏同样需要花费“真金白银”

盗窃者的作案手段多是盗窃密码、控制账号、修改程序等

  盗窃者的作案手段多是盗窃密码、控制账号、修改程序等

  A

  “网络小偷”被追究刑责

  酷爱游戏的21岁新乡网民徐欣(化名)与25岁的哈尔滨网民刘燕波同属5173大型游戏网站的资深网游控。

  去年7月26日,徐欣把自己投入了大量金钱和精力的游戏账号以12500元的价格卖给了刘燕波。但很快他便后悔,他听说如他级别的游戏账号可卖到14000元以上。于是,他用密码找回的方式重又取得已卖账号。

  连续四天,刘燕波发现自己花大价钱购买的高等级游戏账号不能顺利登录。有着丰富网络经验的刘燕波意识到自己的账号可能被盗。带着满心不甘,他开始找寻偷盗者。经过多番周折,他发现,盗取他游戏账号的人却是徐欣,而徐欣人远在河南封丘。

  刘燕波搜集了大量徐欣信息后先是向5173游戏网站的客服寻求支持,但客服表示爱莫能助。

  2012年8月3日,刘燕波从哈尔滨千里赴豫向警方报案。

  2012年12月14日,封丘县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徐欣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25000元。

  今年1月21日,主审法官张清松告诉记者:此案属于新型案件,法院审委会很慎重,徐欣被追究刑责量刑上采用的是轻判重罚,目的是给社会一个警示。

  据张法官介绍:封丘警方在立案时曾与检察院、法院在法理上做过多次沟通和探讨,三方一致认为:盗窃虚拟财产应属犯罪,当以盗窃罪论处。理由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是玩家投入一定的上网时间脑力劳动所得,有价值性;虚拟货币、装备等是通过支付真实货币取得,本质上与传统财产并无区别。

  据悉:此案是自2011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我省“网络小偷”被追究刑责第一案。

 [1] [2] 下一页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