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娄勤俭:做一个够格的陕西人是我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3-12 06:2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谈未来

  人才优势、地理环境、能源保障形成陕西强竞争力

  中国电子报: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电子信息产业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未来陕西将如何布局?

  娄勤俭:改革开放以后,应当承认我们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有所落后,但陕西基础比较强,比如中兴通讯,TDS-CDMA原创技术,都起源于陕西。一些高等院校,也是信息产业电子技术的摇篮。

  陕西去年技术交易额达到300亿,如何把技术转化为产业,我们有很好的机遇。首先,这300亿技术交易额,如果转化为产品、产业,本身就是个很强的发展态势。其次,三星电子把12英寸闪存芯片项目放在陕西,第一期投资70亿美元,并规划三条线共300亿美元的总投入,不仅是国内信息产业单体投资最大项目,也是当代世界最先进技术投入。三星落户西安,看中的就是陕西的人力资源、地理环境和能源保障。

  三星的200多家配套企业已有100多家在陕落户,这些企业既能给三星提供服务,也能给别人提供服务,就容易形成产业链。像半导体集成电路、装备产业、硅材料产业和消费类电子产业,都将为陕西带来发展机会。再加上随着关-天经济区、西咸新区的布局,集合陕西人才优势而形成的强竞争力,已经被有眼光的企业家注意到了。

  谈建设

  结合陕西区域特点用“四化同步”理念统领发展

  华商报:您多次说过,我们要“四化同步”建设,陕西如何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发展?

  娄勤俭:我们有发达的关中地区,有工业正在崛起的陕北能源基地,还有自然风光较好、在进行循环发展的陕南地区,要用“四化同步”理念,结合陕西各区域的特点来统领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必须重视信息化带来的冲击,工业化必须符合先进发展理念。比如建钢厂,原来是把炼钢、铸钢、轧钢产品分散布局,信息化以后,整合到一条流水线上,能耗损失最小,竞争力却最强。此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本身也是技术提升的一种方式。李克强副总理说要把陕西建成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这个“高端”就是信息技术和工业化的融合,既环保、又节能,在国际市场中才有竞争力。

  工业要发展,就必须留住高端人才。陕北能源化工发展最好的是榆林。如果榆林城市建设不好、环境不好,能留住人才吗?因而要完善城市建设来稳住人才,还要保证农业现代化来保障土地,让农业发展也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建设上同步推进。而陕南和关中、陕北又不一样,在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中,要考虑能耗对环境的影响。因而要建产业园区,使得污染处理能够达标,能够统一处理,节约投资。还需考虑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将一家一户的茶叶、魔芋和蚕丝组织起来。

  所以要根据各个地方的特点来推进四化同步,就像避灾移民搬迁,不光要搬出来,还要能稳得住。愿意种田的,有土地;愿意打工的,有工业园区。四化同步考虑,我们才能够面对历史说,曾经做了有益的工作。

编辑:陈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