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副驾驶车窗打开,开关驾驶员一侧的车门有助于车内空气迅速流通 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董国梁 摄

暴晒的车厢内初始温度为53℃

车门开关15次后,温度变为43℃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来自日本的视频:“抡车门可以快速降低车内温度”。这个视频被很多人在朋友圈疯转,有人对这种方法特别认同,称要去试试;也有人认为,没啥道理,说不定是假的。时值夏季,停放在炎炎烈日下的车,里面跟蒸炉一样,抡几下车门就真能快速降温?为了验证这一办法是否靠谱,华商报好奇心栏目做了一次验证。
使用仪器
西安城南一大学实验室使用的手持式红外测温仪,灵敏度高
测试方法
为了避免座椅或仪表盘吸热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我们重点测试两个区域,一个是前排座椅上方中间区域,另一个是后排座椅上方中间区域。
实验步骤
为了准确展示实验效果,共做了三次实验,每次记录5次、10次、15次抡车门后的温度,最终温差取三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实验一
抡车门真能降低车内温度
7月8日下午2时40分,室外实时温度为38℃。华商报记者将一辆雪佛兰轿车停放在西北大学校内停车场上,在炙热的阳光下晒足20分钟后,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显示车内温度为53.4℃。(实验见图表)实验降温幅度为12℃。
三组实验数据显示,记者使用这种方法给汽车降温时,关拉车门5次,平均降温4℃;关拉车门10次,平均降温7.4℃;关拉车门15次,平均降温9.6℃。
随后,华商报记者使用同样的方法,检验对汽车后排的降温效果。数据显示,使用关拉车门的方法给汽车降温时,车内后排温度变化并不大,平均降温幅度仅为2.2℃。
实验结论:
看来,抡车门真能在短时间降低车内温度,不过这种方法对汽车后排温度的影响并不大。需要提醒的是,这种办法虽然有用但“略显粗暴”,频繁的关开车门会给车门部分的零件造成损伤,另一方面,这种方法也有些不雅。
专家解释:西安一家科研所空气动力学专家韩娟妮介绍,经过暴晒后的汽车,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出许多,车内空气形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气体会流向低温气体,当打开车窗时,车内的高温高压气体就会流向车外的低气压气体。反复闭合车门5次,只不过是加强了车内和车外空气的流通速度,车门一推一拉间,就把车内外的冷热气体进行了交换,这样达到降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