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工作人员对本报采集的润滑油样本进行检验
本次检测公证机关
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
送检单位
华商报社
检测机构
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
解读专家
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站长汪长青
■记者手记
一连数日,记者从市场调查,到购买润滑油,再到去送检,整个过程下来,让人感觉还是模糊的。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从而导致质检部门在检测完数据后,无法判定是不是合格产品,这也让消费者在现实中的维权更加艰难。
采访中有专家指出,我们必须要承认,润滑油的国标确实比国际标准和国外的企业标准低,但既然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就应该尊重国内产品质量标准,不能不顾及中国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我们的管理部门面对这样的状况,也应该适时地“强硬”起来,强行要求国际企业产品,判定产品质量的时候必须依据国标,不能让他们自己玩游戏,自己定规则。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本报不断接到有关润滑油(机油)问题的投诉,而在市场上十多个品牌中,壳牌、美孚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一般的私家车除了用4S店的专用润滑油外,绝大多数都是用这两个品牌的润滑油。
最近,本报记者兵分两路,在陕西省西安市汉唐公证处的全程公证下,选取壳牌、美孚两种润滑油进行送检,结果显示,壳牌按照对应国标检验均为合格,美孚因没有相对应国标,无法出具检验报告,检测中有一项粘度指数过低。
记者走访
>>> 西安每年消耗润滑油2.1万吨
润滑油被喻为汽车的“血液”,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等作用。作为汽车发动机运转的必需品,每满5000公里或3个月就须更换。保守估计,西安一年换下来的废润滑油在2400万升,约合2.1万吨。
如此大的需求量,造就了西安市场上繁杂的润滑油品牌,然而在这些琳琅满目的润滑油品牌中,也掺杂着一些假冒劣质润滑油。
典型案例
劣质润滑油致新车发动机拉缸
西安的高女士告诉记者,2012年2月,她买了一辆“雪佛兰”科鲁兹轿车,磨合期过后第一次换润滑油,为图便宜,便在一家修理店换了一种国产品牌润滑油,没想到不到半个月,发动机轴瓦出现异响,尾气冒蓝烟。在4S店一检查,发现瓦被拉伤,维修费花了数千元。去年6月底,害怕再次买到假润滑油,她特意跑到一家汽修厂加了一桶进口“名牌”润滑油,没想到再次遇到“李鬼”,车子行驶不到1200公里,又造成发动机拉缸,只好大修。
说起这事,高女士非常气愤,“润滑油不比馒头,新鲜不新鲜、变没变质一看就知道,它得用一段时间才知道好不好,可一旦加了劣质润滑油,距购买时也过去许久,如果想维权,也很难说得清楚。”与高女士一样,家住户县的张先生,也因为贪图省事,本该去专业4S店做首保的他,在户县随便找了家汽修店做了首保,第一次更换时便加了劣质润滑油,最终导致汽车发动机严重损坏,一辆崭新的微型面包车,却因烧机油这样的小毛病,最终不得不赔钱出售。
编辑:陈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