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5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男子10年救251名跳桥者 曾纠结于该救命还是超度

来源: 人民网  2013-03-25 14:0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顿悟的陈思,抛下了所有普度众生的压力与妄念,尽己所能的救助试图自杀的人们,与此同时,也见证了更多的苦难。

  “活着终比死去好。”如今,时西庆的儿子入伍,女儿大学毕业;那对母子,也都治好了病,还有了新家庭。现在,陈思也不仅是单纯将人拽回桥面,更多的,是尽己所能的给那些人以活下去的信念,“给他们注入活下去的希望。”

  后无来者随着救人越来越多,陈思经常会收留他们,直到家属们来接。为此,他每年都省吃俭用,挤出一万块钱来租了套70平方的房子,称之为“心灵驿站”。

  曾有不少心理学家来到这个“土生土长”的“心灵驿站”,调研或对被救者进行心理疏导,陈思也会请他们开办一些面向全社会的心理讲座,“效果都不错,可也都只是临时来一两天,起不到实际效果。”

  这几年里,除了陈思和偶尔前来帮忙的时西庆,还有一位南京大学心理专业叫凯瑞的美国教授,会带着她的中国学生们来“心灵驿站”,帮扶那些跳桥者。在凯瑞看来,陈思通过救人实践,积累了很多与人沟通的心理学经验,用着最土著的办法,有效的解决着很多复杂的心理问题。“凯瑞已经回国了,一起努力了3年,她的几个学生也快毕业了。”陈思告诉记者,此前,他上桥救人,救下来后安顿在“心灵驿站”便可,因为有那些学生们照看,“但现在很多时候只能找老时帮忙。”

  南京大学心理专业的季怡静已经是陈思的老助手了,但考虑到自己要毕业找工作,她正在为陈思找一些志愿者,“目前已经有几个学生表示愿意来。”

  即便如此,陈思自己却想要停止了。

  从陈思的话语中,记者了解到,除了身体状况和经济压力,他不再坚持的原因,似乎更为复杂,但他一直不愿回答。

  但在当地一位曾跟访陈思多年的记者口中,记者也了解到了一些陈思不愿提及的事情。“陈思刚出名时,南京市曾想给他颁个奖。公安、民政等部门都觉得这奖该颁,却又都认为不归自己管,于是这事一拖就拖到现在。”这位记者说,陈思不拿政府一分钱,政府也没认可他的行为。就连和大桥管委会商量,要是内急,可否让他免费乘观光电梯上下大桥?但这么些年了,对方也没同意。“我救人不求别的,这是积德的事儿。”陈思告诉记者,他打算在今年9月19日正式停止,此前虽然也喊过好多次要“退休”,但这次,他是认真的,“正好十年,对社会对自己也都算是有个交代了,但可惜的是至今没找到接班人。”(

编辑:王静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