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7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浐灞一学校教室内置“心语树” 贴满学生感恩留言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3-27 04:51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东城一小,学校专门设置了“心语树”,让孩子们将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心里话写出来

  东李村小学,一位小学生在石头上画画,孩子们绘画的原材料是从附近的灞河滩上捡来的石头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张喆 摄

  10枚身上印着“中国航天”字样的“火箭”排成整齐的一排,随着指挥员一声“点火”指令,10枚火箭带着尖利的呼啸声瞬间冲天而起。在半空中,逃逸塔忽然弹出,张开降落伞,火箭又渐渐落回地面。3月25日、26日,教育部专家来灞桥调研校园文化,观看了西安市灞桥区宇航小学同学亲手做的箭模发射表演。与教育部不约而同来调研的,还有青岛、榆林等地的政府及教育部门负责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

  学校这样用半坡文化

  一只巨大的浴火凤凰壁画从一楼至三楼腾空而起,在其翅膀上下,画着许多渐进的历史符号,有半坡时代的陶罐、刀耕火种、火箭发射。“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推动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希望学生能从火的精神中汲取智慧,拥有火一样的激情和热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文明,让火点燃成功人生。”灞桥区东城一小校长吴金华说。

  由于东城一小靠近半坡遗址,“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结合半坡文化中最耀眼的“火”元素,该校把“火”当成文化建设的核心,自编了以“火”为元素的一套教材,每周上一节课。希望师生们拥有火的热情、激情和包容。

  “心语树”在教室间一片开阔的走廊中,旁边有几排沙发,正中有一张树形桌子,树枝贴满心形图案,图案上写着孩子们想说又不好意思说的心里话,每个图案后面都有一个抽屉,里面放着孩子们不愿用语言表达的心里话。

  三年级(4)班的盖丽媛有些羞答答,她说父母上夜班,凌晨三四点钟才下班,但看见自己换下的脏衣服后就连夜给洗了。“我给爸妈写了一段话,让他们放轻松些,不要太劳累。爸爸妈妈看了后给了我一个拥抱。”

  三年级(1)班的韩佳菲写道:“我要感谢的人是李欣雨,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是李欣雨给我说笑话逗我开心……”

  石头上作画 变废为宝动手做火箭 放飞梦想

  “千校一面,学校定位不准,如何提高素质教育?经过深思熟虑,我们想到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灞桥区教育局局长徐超说。从2009年开始,灞桥区各校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特点,选择不同元素当做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多元化培养学生。

  宇航小学前身是航天四院的子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航天人的后代。神舟系列发射,该院承担着重要任务。因此,该校主打“航天文化”,成立了航模、箭模、船模兴趣团队,打出了“我要飞得更高”的校园文化。

  东李村小学是在灞河边的一所农村小学,“灞河滩的石头无处不在,但再多的石头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就像学生,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我们倡导‘石文化’,让学生在石头上作画,引导他们变废为宝。”该校校长刘卫东说。在教室里,记者看到石头上画的脸谱、十二生肖以及精心装扮的“石头草莓”等。

  此外,白鹿原小学主打“孝文化”;纺织城小学主打“阳光文化”;灞桥区职教中心主打“螺丝刀文化”,培养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心态。

  25日、26日,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满生教授等来到西安,调研了灞桥区的10所学校,认为“灞桥区的一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达到国内前列水平”。灞桥区校园文化建设初步找到了一个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通道。

  专家说,灞桥区的学校打造核心理念,进行顶层思维,强调校园文化,这是个了不起的举动,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一定要坚持下去。今后,还应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区域大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比如在某个校园还可以开展秦腔文化活动。

  据了解,西安市教育局将灞桥区的校园文化建设称为“灞桥经验”,下月将召开研讨会,并在全市推广。

  本报记者 王卫平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