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28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中国报道

河南癌症村15年因癌症死数十人 地下水再遭污染

来源: 河南商报  2013-03-28 09:2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刚刚盛过开水的茶缸内出现一层白垢

  环保标语随处可见

  村子里一片萧瑟

  ■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

  而2013年初始,雾霾、沙尘、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热点问题,让“GDP至上”的发展观念,又受到了新一轮的口诛笔伐。

  一些地方河流污染触目惊心,民众忍耐几近极限。

  水之恶臭,气之祸肺,夹击之下,有学者和民间环保人士制作出一幅中国癌症村分布地图。

  事实上,早在2009年4月,就有媒体以《中国百处致癌危地》为题,系列报道了一些癌症高发地区。

  同年,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孙月飞在题为《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的论文中指出,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已经超过247个,覆盖中国大陆的27个省份。

  这其中,河南有多地上榜。

  岁月变迁。现今,这些上榜的河南村庄发生变化了吗?村庄的环境、污染的河流得到治理了吗?“癌症村”是否还客观真实存在呢?

  第一篇·浚县

  很少有人能体会到,23天解一次大手,是什么滋味。

  67岁的韩学友正面临这样的煎熬。

  自去年腊月二十四解次大手后,他再次解大手,已是今年正月十八。

  “我食道疼,胃也疼,啥也吃不了,生不如死。”韩学友躺在床上,瘦得皮包骨头,脸颊深陷,说话艰难。

  他是名食道癌患者,他所在的河南浚县老观嘴村,已有众多食道癌患者,先他而去。

  一个普通村落的过去15年

  “出去打工,邻村人都不愿意跟俺村人一起住”

  2013年3月1日,浚县老观嘴村。

  村十字路口有个小卖铺。店老板杨焕英是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聊起“癌症村”,她丝毫不避讳。

  “这名字真难听。”她说,“出去打工,邻村人都不愿意跟俺村人一起住。”

  老观嘴村被冠上“癌症村”的称谓,源自前些年的一些媒体报道。

  1998年,癌症死亡人数19人,40岁以下的有8人;1999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40岁以下10人;2000年,癌症死亡人数16人,40岁以下8人;2001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50岁以下9人……

  这些当年来自该村村委会的数字,至今在网上仍能查询到,冷冰冰的,一如三里五乡的人对待村里人的态度。

  河南商报记者在老观嘴村卫生室的电脑文件中看到一组这样的数据:2011年,村死亡6人,4人属于癌症,一个白血病,两个食道癌,一个贲门癌;2012年,村7人死亡,3人属于癌症,一贲门癌,一胃癌,一直肠癌。

  走进癌症患者的家

  “都知道是绝症,但也得借钱做手术,总不能让人等死吧。”

  癌症给老观嘴村带来的,不只是难听的名声,还有因病致贫。

  “都知道这是绝症,但也得借钱做手术,总不能让人等死。”杨焕英说,一般农村人承受不起癌症折腾。

  眼下,56岁的王连顺能在家里做些简单的家务。他是贲门癌,去年做的手术,花了近四万元。手术后,他把家里的十多亩地租给别人,靠低保生活。

  失去挣钱能力的他,不放心孩子们。三个孩子,两个还在上学,“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和他同时期做手术的韩学友,承受更多的是身体上的痛苦。

  韩学友术后只能吃稀饭,以致20多天才解一次大手。

  “疼得受不住时,吃止疼药,药片弄碎,才能咽下。”韩学友说。

  女儿韩彦粉在身边照顾韩学友,她说,父亲身边不敢离人,怕他想不开。

  不管怎样,这两人还是幸运的。王连顺称,去年还有一个女的也得了癌症,现在已经不在了。

  老观嘴村的饮用水

  县里给打了口150米深水井,最近又不行了

  从地理位置看,老观嘴村是个好地方。它傍河而踞,东有卫河、西有人工渠,村庄坐落在两条河流的中间。

  然而,村医郭磊说,因为河水受到污染,卫河整条河沿岸都是癌症多发区。

  2002年,国家环保部门对老观嘴村村民饮用的地下水进行检测,发现氨氮指标超过国家指标20多倍,其他指标像硝酸盐、亚硝酸盐也都严重超标。

  2003年,浚县多方筹资,给老观嘴村打了有史以来第一眼150多米深水井,村民全部用上干净的自来水。

  浚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王文书说,流域内所有污染严重企业,该关闭的关闭,该上环保设施的上设施。

  多年治理,虽然浚县境内卫河水质仍是地表五类水,但已不像十年前那般恶臭。王连顺说,现在河里又有鱼了,河水清了许多。

  可最近几年,河水慢慢清点了,深水井的水又不行了。

  由于水井塌陷,深水井里抽水泵不断上提,现在离地面只有80多米,村民感觉水不好吃了。

  韩学友的女儿做了个试验,往锅里添碗水,烧开,锅底出现一层水垢。

 [1] [2] 下一页

编辑:李晨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