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韩城:追“史圣”司马迁之风 促文化旅游大发展

来源: 华商网  2013-04-01 11:46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韩城司马迁雕塑

  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史记》至今流传不衰,司马迁“圣”名家喻户晓。3月31日,在司马迁的故乡——陕西韩城市,“中国·韩城2013癸巳年民祭史圣司马迁系列文化活动”正在举行。活动现场,多国学者、民祭代表、司马迁后裔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司马先贤,感受着这位千古史圣身后的浩然长风。

  提到韩城,总是与“中华史圣”司马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这是司马迁自传的开端,“龙门”就在今天的陕西韩城。韩城养育了司马迁、放飞了司马迁、又接纳了司马迁,成就了他的一生。韩城的灵气造就了司马迁的雄才伟略与刚毅正直,在屈辱中用《史记》为他的生命划上了一个辉煌的句号。如今的韩城依然承继着司马迁的古风遗韵,遍布着文脉深沉的古迹名胜,正因为司马迁,韩城有了“文史之乡”的美誉,有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无疑是对“史圣”司马迁的真实描述。但这一切都在改变。继2005年成功举办“风追司马”大型纪念活动后,韩城已连续多年举办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及拜祖活动,在祭祀活动中,后人除了充分表达对司马迁这位“史圣”的追思之情外,还围绕司马迁沉浮动荡的命运进行追问,对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一系列个人悬秘进行追踪。在这种一系列“追”的过程中,韩城试图将司马迁这位中国历史上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悲情伟人尽量丰满地展现在后人面前,重新认识这个生前尝尽灵魂孤苦的伟大史学家。

  “长安自古帝王都”,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明使陕西成为得天独厚的文物文化大省。一句“关中文物最韩城”则体现了韩城文物大市的地位。在这里,古迹文物荟萃,庙宇寺院众多,元代建筑绝美;在这里,历史名人不胜枚举,有史圣司马迁,有宰相王杰,也有义士程婴,而这些丰富的文物古迹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让韩城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韩城“拜华夏史圣,游千年古城,看民居瑰宝,探芮国之谜,赏黄河风情”,已成为韩城旅游的精髓所在。

  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司马迁祠和韩城古城。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韩奕坡悬崖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而韩城古城里,千姿百态的高大门楼,意蕴深远的门楣题字,布局合理的四合院,星罗棋布的七十二条巷道,无不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千年古城往日的兴盛与辉煌。

  为更好的挖掘并充分利用韩城丰富而绚烂的文化旅游资源,自2010年始,,韩城市与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文化景区,该景区位于韩城市南部,规划范围北至古城金塔公园、南至司马迁祠、东至黄河土塬底沿、西至108国道及涧南村西侧,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

  文化景区立足韩城古城、司马迁祠、黄河湿地等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资源,围绕主题定位,结合资源分布,确定“一水、两塬、三区”的空间结构。一水,即以澽水河为纽带的景区功能组织轴心;两塬,即东塬“史记长廊”文化带,西塬黄土苔塬地自然生态廊道;三区,即古城历史文化体验区、黄河生态体验区、史圣文化景区,力争将韩城打造成集文物游、文化游、黄河山水游和农业观光游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并成为带动区域城市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文化景区建设自启动以来,已部分完成韩城古城保护改造工作,景区内耕读苑安置小区、韩城民俗博物馆、文渊阁大酒店、文化景区政务中心等多个重点项目目前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之中。

  2013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韩城在计划单列市之后大踏步建设,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大繁荣”目标的关键一年。陕西文化产业(韩城)投资有限公司将借助“史记韩城·风追司马”——民祭史圣司马迁系列活动,为把韩城城打造成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为韩城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编辑:朱羽喆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