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真的会伤感情吗?王先生说,他和他一个哥们就因为一次借钱的事,7年没联系了。一想起这事,他心里就不得劲。
34岁的王先生老家是河南的,1999年高中毕业后,就来西安工作。
“上高中时,我有个关系特别好的哥们,他毕业后复读了一年,然后上了天津的一所大学。”3月26日,王先生说,他和哥们家境都不好,哥们的父母是卖菜的。
他知道哥们上大学经济特别困难,就想好歹自己已开始打工了,可以帮助一下哥们。“我给寄了两次钱,第一次1000元,第二次300元。”王先生说,他不求回报,只想真心帮助好朋友。
两人一直保持联系,2006年哥们给王先生打电话:“我现在在杭州上班,要买房子,能借我五六万元吗?”
“我当时一听,觉得数额有些大,再加上我也马上要买房子、娶媳妇,实在不方便借。而且我要是借他了,他刚毕业,一时半会儿肯定还不上。我劝他说,你只是个打工族,一毕业买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接下来压力会很大。”3月26日,王先生说,他没想到从那以后,哥们再也没与他联系。
“我打电话过去,也是无法接通。后来,我回老家还去他家找过,但他家已搬走了。”王先生说,这事过去有7年了,他现在想起来心里仍觉得委屈、难过,“特别不想因为这个事让我们的友谊破裂!”专家点评:
这可能是过度理由效应
对于此事,陕师大心理学博士李女士分析认为:第一,从王先生的角度讲,人际交往中,一般遵循互惠原则,当你对别人付出后,尤其在意情感回报;第二,从王先生哥们角度讲,这可能是过度理由效应,他把王先生对他的好当做习惯了,或者说维护他们关系的根本点在于王先生的付出,一旦王先生不付出,他就觉得是自己的损失、对方亏欠了自己。解决方案:
应反思或向朋友要个合理解释李博士说,第一,王先生可以试着降低对朋友的期望值。第二,王先生可以反思一下他的友情,如果对方只是把他的付出当做习惯,这样的友情失去也不值得遗憾,同时也可告诫王先生:以后在人际关系方面多一些理性和策略。第三,王先生可以向哥们要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许哥们那边发生了什么变故,因为其他原因而没与王先生联系。社区记者任婷
编辑:王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