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政企快线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文化背景

来源: 华商网  2013-04-26 10:29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文化背景与浐灞地区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浐灞地区的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十万年以前。经过历史的洗涤,在灞河流域一带留下了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影响并感染了一大批的文人、墨客,诞生并传承着诸多的文化及艺术珍品,如:诗、画等,供后人欣赏、纪念。浐灞地区从古至今,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在一些朝代中,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受到了朝廷官员以及寻常百姓的青睐。在浐灞这块土地上,发生并记录下了诸多的历史事迹及典故。

  一、先秦文明的摇篮

  早在90万年以前,浐灞一带就留下了“蓝田猿人”的足迹。6000多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人们曾在这里繁衍生息。20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大量的“史前”文化遗存。说明自古以来,浐灞地区就是适宜于人类生活的好地方,是黄河文明的摇篮。

  二、汉唐首都的门户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是帝国首都的所在地。西周建都于镐,浐灞地区是“王畿”的组成部分,由周天子直接管理。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昭王南伐荆楚,厉王奔彘,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与浐灞地区有一定的关系。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作为秦都咸阳和汉都长安的东方门户,浐灞地区受到秦汉王朝的高度重视。史载秦代此地属内史直辖。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在浐灞地区发现的秦汉遗存达100余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浐灞地区先后经历了曹魏、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王朝的统治。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也是浐灞地区最辉煌的时期。

  三、隋唐时期人文荟萃之地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在隋唐两代,这里是人文荟萃之区,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充满活力,受到达官显贵和宗教人士的高度重视。由于浐灞一带具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因此社会名流纷纷在此地修建“别墅”或“别业”,作为休闲游乐的场所。

  四、灞桥历史风云

  秦汉之际,灞河上即建有桥梁。王莽时,将灞桥改为“长存桥”。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在秦汉灞桥东南5公里的地方修建了新的灞桥。到了唐代,长安城人口激增,灞桥空前繁忙。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在隋代灞桥之南另建一桥,形成南北二桥的局面,以缓解东西交通方面的压力。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又伐长安诸街古槐,对浐、灞二桥进行了整修。唐朝灭亡后,灞桥被逐渐淹没在河沙之中。1994年4月,灞桥镇柳巷村村民在灞河河道挖沙时,发现一件石刻龙头。经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抢救发掘,在河道下两米处发现古代桥址。根据出土的唐代琉璃瓦残片等文物,断定此桥即久负盛名的隋灞桥。隋唐灞桥的发现,在海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五、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珍品

  浐灞地区有许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灞柳风雪”妇孺皆知,被列入著名的“关中八景”,受到文人墨客的普遍关注。

  汉唐时古人多送客至灞桥,且多折柳相送,因有“灞桥折柳”的典故,并以此为画题,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明代画家吴伟的《灞桥风雪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902年,著名画家齐白石应朋友夏寿田的邀请,远赴西安。北上途中,他边走边停,每逢胜景奇迹,便泼墨挥毫一番,其中最为得意的是《洞庭看日图》和《灞桥风雪图》两画,都是捕捉特殊气氛的精妙之作,晚年自题有“蹇驴背上长安道,雪冷风寒过灞桥”之句,并刻有“曾经灞桥风雪”石印一方。当代著名画家罗国士亦绘有《灞柳飞雪图》,画中枯黄枝柳,在冬日凛冽的风雪中猛烈的横扫天际,空中雪花飞舞,柳下二骑者依依相别,暖暖深情寓于刺骨风雪中,给人以心灵上极大的震撼。

  六、意境高雅深远的诗歌艺术

  灞桥附近,每至季春三月,依依披拂的两岸灞柳,放眼望去,满目含烟,万缕千丝,柳絮迎风,漫空飞舞,犹如冬雪天降,轻灵中无不透着浪漫的诗情,由此醉倒了无数文人骚客。

  唐诗《灞上》即绘其景:“鸣鞭落日禁城东,渭水清烟灞上风。都旁柳阴回首望,春天楼阁五云中。”

  宋代张先有“絮软丝轻无系绊,烟惹风迎,并入春心乱”的词句,风情无限,直恁撩拨人心。

  有诗云:伊川别骑,灞岸分筵。对三春之花月,览千里之风烟。望青山兮分地,见白云兮在天。寄愁心于樽酒,怆离续于清弦。共握手而相顾,各衔凄而黯然。

  隋代的《送别》写道:杨柳青青着地重,扬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华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此中由灞岸的无限风光感叹离人未归的凄苦之情。

  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有一次送别旧故,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有感于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灞岸风光绝非成于旦夕之间,而是历经数辈、数十辈人的营建维护而成。秦汉时人们开始在灞河两岸筑堤植柳。经过百年的沧桑,隋唐之际竟形成了“杨柳含烟灞岸春”的美景。晴日当空,有“漠漠杨花灞岸飞”,春雨迷蒙,亦有“雨余笼灞岸”,“灞岸零雨夕”。柳以其绰约的风姿及人们赋予的文化内涵,成为民众心目与梅、兰、竹、菊同等圣洁之物。

  据《西安府志》记载,当时“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明清时,古桥虽已残破,但灞柳风姿不减当年,尤其经朱集义在“关中八景”中对“灞柳风雪”的绘咏和渲染,从此“灞柳风雪”成为家喻户晓的盛景。

  如此丰厚的文化珍品诞生于浐灞,令人叹服,也更应当引起更多的关注与保护,由此实现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七、与水有关的警示语

  1.见大水必观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

  3.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则阳》

  4.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唐•李白

  6.食以水为先,茶以水为母,酒以水为血;城因水而立,城因水而兴,城因水而美。

  7.金以刚折,水以柔成。——晋•葛洪《抱朴子•广譬》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9.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0.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11.反水不收,后悔何及。——《后汉书·光武帝纪》

  1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八、与诗经有关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两句,从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那生长在河边的茂密芦苇,颜色苍青,那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已凝结成白刷刷的浓霜,那微微的秋风送着袭人的凉意,那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气。在这一苍凉幽缈的深秋清晨的特定时空里,诗人时而静立,时而徘徊,时而翘首眺望,时而蹙眉沉思。他那神情焦灼、心绪不宁的情状,不时地显现于我们眼前,原来他是在思慕追寻着一个友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两句,交代了诗人所追慕的对象及伊人所在的地点,表现了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一个劲地张望、寻求。“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崇敬和热爱而未曾须臾忘怀的人。“所谓”二字,表明“伊人”是常常被提及,不断念叨着的,然而现在他却在漫漫大河的另一方。“在水一方”,语气肯定,说明诗人确信他的存在,并充满信心去追求,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走去,道路艰险,且又漫长,即使花费很长时间也难到达;如果径直游渡过去,尽管相距不远,但眼前秋水茫茫,思之可及,行之不易,仿佛看到了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晃动。诗人尽管立于河边,但他那恍惚迷离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见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诗句之奇妙,正如方玉润所说:“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诗经原始》)

  《蒹葭》是三百篇中抒情的名篇。它在《秦风》中独标一格,与其他秦诗大异其趣,绝不相类。在秦国这个好战乐斗的尚武之邦,竟有这等玲珑剔透、缠绵悱恻之作,实乃一大奇事。

编辑:张倩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