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就餐的时候,护士都要给“不吃饭”的患者喂饭
患者每次离开或返回病房,护士都要清点一遍人数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赵航 摄
每个人都被患者打过
每个人手上都有被抓咬的痕迹
患者吃饭治疗上厕所都得陪着
进出还要拉着他们的手
他们是护士,是一群特殊身份的护士,每个人,都曾经被患者打骂,每个人的手上,都有被抓、咬的痕迹;
检查、治疗、吃饭、上厕所,患者的每一个行动,他们都要陪护,甚至手拉着手,像家长拉着孩子;
繁忙的工作外,他们是正常的男孩女孩,可介绍对象时,对方一听工作单位就可能唯恐避之不及;同学聚会时,往往会有人问:“你还正常着吗?”
他们,就是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的护士们。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前,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一下他们不为人知的生活。
怀孕3个月时被患者打头掐脖子
采访对象:崔莉敏,八病区护士长,41岁
感言:虽然他会打骂你,那是因为疾病发作不受控制,患者真的很可怜
1992年从卫校毕业后,她已在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了21年,从青春活泼的女孩蜕变成中年母亲,从稚气未脱的小护士成长为经验丰富的护士长。
崔莉敏一直忘不了,怀孕3个月时被患者打伤的经历,“精神和身体都很受伤”,崔莉敏说,当时有名男患者的父亲来探视,她按医院规定检查探视物品是否有可能伤及患者的危险物品时,男患者突然拿起门后的笤帚打向她头部,还一手掐着她脖子。被同事拉开后,患者又顺手拿起桌上的水杯狠狠摔在地上,吓得怀孕3个月的她缩在墙角直哭,半天都缓不过来。“委屈的眼泪就像瀑布,怎么也停止不了”,崔莉敏笑着说,当时很受伤,觉得自己很冤枉很委屈,也产生了离开的念头,可最后,还是离不开这个熟悉的地方。
被患者打过的,不止崔莉敏一个,中心里的每个护士都被打过。这么多年来,有护士被患者打骨折,还有几个患者联合起来将护士捂在被子下面抢钥匙想逃离,有护士指甲被患者咬后发炎最后无奈拔掉了指甲。
尽管如此,崔莉敏还是觉得患者很可怜,需要他们专业的照顾,因为这是一群受精神病症状支配、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特殊群体。
同学聚会总有人问
“你没问题吧?”
采访对象:赵昭,一病区护士,25岁
感言:每次同学聚会,必定有人会问:“你没问题吧?”我为什么会有问题呢?
漂亮的赵昭这个月就要结婚了,她的男朋友是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幸亏是同行,能互相理解”,赵昭说,因为听前辈们说在这里工作不好找对象。
来这里上班之前,赵昭在一家综合医院当临聘护士,来这里之后,赵昭才发现,尽管自己已经有护士的从业经验,可精神科护士真的不一样,工作比想象中难很多。
上班的第三个星期,正在楼道里走,她就被一位特别胖的女患者冲过来打头,还没回过神,患者又去扑打另一位护士。而被打护士的第一个反应,都是赶紧找医生看如何安抚患者。患者去上厕所,护士需要跟着,在门外掐算时间,一不小心就可能有患者在厕所里使劲撞头。
隔几天就要值个夜班,上夜班的时候,赵昭必须和一位男护士一起,每隔15分钟在病房巡视一圈,甚至还得查看患者是否呼吸正常。
在这里上班快3年了,赵昭已经具有一定的经验,知道哪类患者有“危险”要防范,对哪类患者该如何沟通。但每次同学聚会,必定有人会问:“你没问题吧?”同学总是觉得,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多了,护士会不会被同化,也不正常。每次听见这个,她都觉得很尴尬。
相亲女孩一听他的工作
见一面就没有下文了
采访对象:于洋,社会救助病区护士,26岁
感言:期盼早日遇到能够理解这份工作的好女孩
于洋在大学读护理专业,本科毕业,是这里不多的男护士之一。刚来第一天,他很奇怪,这里的患者怎么会如此奇怪,大吼大叫的、跳舞的、傻笑的、转圈的,因此做什么他都小心翼翼,生怕哪一点引起患者的意见,也担心患者随时会扑上来打他,对这份工作也抵触了一段时间。
现在,于洋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面对患者要站在侧面,这样保护自己,也不会让患者误以为你对他有威胁”,于洋说,他工作的这个病区很特别,危险系数更高,都是社会流浪乞讨患者,通常都是在社会上暴力袭击别人被报警后送来的,因此都比较有暴力倾向,狂躁兴奋。会有很脏的患者,给洗了3次头还没洗干净,还有女患者,看见他会过来抱住。
再难的工作也必须有人干,于洋已经习惯了,可他还面临一个困难,没有女朋友,他不得不承认,工作单位对找对象还是有点影响,相亲女孩听见他所在的单位,见一面就没有下文了。为什么不先瞒着交往呢?老实的于洋不会这样做:“见两三次面还不告诉人家不合适吧?”他期待着,不久后,能够遇到一个可以理解他的特殊工作的女孩子携手人生。
正喂患者吃饭被吐一脸擦干净继续喂
采访对象:尚文娟,社会救助病区护士长,47岁
感言:患者一拳打过来,我含着眼泪不让它流下来,旁边站着小护士们,我要带领他们坚强
这个病区很特殊,几乎都是被120、110送来的,医护人员被突袭的几率非常高。就在1个月前,一个小伙子被送来后,为了抢钥匙开门,一把掐住尚文娟的脖子,又顺手从护士服里取出钢笔戳进了自己的脖子里。有一次正向刚入院的患者了解病情时,好端端的就一拳打到脸上,当时疼得就想流眼泪,可还是要强忍着疼痛安慰患者。正喂饭,患者会突然吐你一脸,做护士的只能擦净脸继续给他(她)喂。有些女患者,连卫生巾都不会用,都要靠护士帮她们换……
现在尚文娟手下有13名护士,作为护士长,除了工作她还得为护士们的婚姻操心。由于要处理流浪患者问题,她经常会跟民政局打交道,就时常给人家“推销”自己的下属,在她眼中,坚守在这里的每个同事都很棒。
>>记者手记
医护人员和患者都需要社会理解
这是个特殊的医院,注定了护士的特殊。所有的门都要紧锁,窗户也都加装防盗网,每个护士都有一把钥匙,进门出门都要用到。护士每班上岗第一件事,就是清点人数,确定一个患者都没少,医护人员说,来这里的患者95%都想逃离。患者吃药时,护士们要站在旁边拿着杯子一个个看着患者,吃完后还要检查药是不是被咽了下去。吃饭时,有的患者因为有被害妄想,觉得饭里有毒,而护士必须安慰着一口口喂,实在不行,还要鼻饲,一定要让患者吃饭。
更让护士担心的是患者的安全。他们会想逃离,想自杀,想自残,想伤人,上班的时时刻刻,都得防范,甚至护士就得坐在病房门口一直看着。
有传言说精神科护士有“挨打费”,这里的护士们说,其实是保健费,所有的医院都有,只不过精神卫生中心的护士是每个月198元,比别的护士略高一些。但有几个人愿意为了每个月多出的100多元,承担这种高风险?
这就是职业,护士们说,为了那些患者,他们会一直坚守。那些患者,真的很可怜,甚至有原本前途无量的研究生、海归,但因为患了精神疾病,就被社会视为怪物,还会累及整个家庭遭人歧视。
护士们说,社会有个误区需要更正,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一直不正常,疾病有间歇期,在间歇期他们都很好很正常,可以做朋友,只有发病时才会出现一些症状。
护士们希望社会消除对这些患者的歧视,同时也能消除对精神病院医护人员的歧视,他们和患者一样,都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温暖。本报记者 李琳
编辑:曹静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