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1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17年老兵 走进平凡社区民警汪勇的别样人生

来源: 陕西日报  2013-05-16 10:27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汪勇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到社区走访。本报记者韩岩摄

  初次见到汪勇,不敢相信他曾当过兵,有着17年军旅生涯。他身高1.6米,模样有些黑瘦,说话文气略带湖南乡音。走近汪勇,真应了那句俗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敲得开门,要让群众认可你

  汪勇在部队从班长提升为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职协理员。2005年底,汪勇走到人生十字路口,面临转业到地方工作。当时,他曾跟随多年的首长鼓励道:“你要是块金子,走哪都会放光。”

  2007年8月,汪勇被分配到西安市新城公安分局韩森寨派出所。所长程波问他想干什么警种?汪勇觉得破案抓逃犯干起来有劲,便说要当刑警。看着矮矮的汪勇,程波说:“这个你可能干不了,还是从社区民警做起吧。”

  所长的话虽然让汪勇感到压力,但他并无怨言。就这样,汪勇走进了咸东社区警务室。

  汪勇说,刚开始有“三怕”:一怕进不了门,二怕见不了人,三怕说不上话。

  咸东社区是一个以省红旗电机厂、省安装四处等12家改制中处于停产、半停产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居民为主的综合社区,住有居民2418户7230人,加上流动暂住人口共有1.6万余人。突出表现在“四多一大”:发案多、不稳定因素多、下岗人员多、流动人口多和掌控治理难度大。

  汪勇说:“要敲得开门、说得上话、交得了心,前提是让群众从心里认可你。”他给自己“量身定做”了个“万千百计划”。即,走万里路、进千家户、解百家难。他决心用步伐丈量出自己的工作,用脚印建立起一道治安防护墙。

  很快,通过大量细致的走街入户,汪勇建立起详细规范的小区院落登记、辖区单位统计、出租户登记及重点人口、残疾人、低保户等14类台账,掌握了社区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他还在电脑上发明制作了“一键通”:即,点哪个院落,哪个院落的详细情况就出现在屏幕上,包括住户、残疾人、孤寡老人、两劳释放和吸毒重点人及门卫、消防设施位置等信息一览无遗。哪个小区外来人口多,哪个单元楼层住的谁,哪个院落无技防设施,哪个单位仅有夜间值班、白天无人看护,哪里的天然气管道小偷易攀爬,汪勇渐渐有了数。群众也通过接触,记住了这个负责的“小个子汪警官”。

  刚接管社区不久,汪勇在红旗电机厂南院走访时,了解到居民李某精神有些不正常,经常在社区闯祸。得知李某当过兵,后来下岗与妻子离了婚,生活很困难,汪勇决定登门造访。有居民好心相劝:小心他犯病伤到你。“李哥你好,我是你兄弟,你当过兵,我也是当兵回来的,你是老班长,我来看看你。”一席话让李某的情绪稳定下来。汪勇了解其生活实际情况后,答应将他的困难向厂领导反映。李某被感动了,亲自把汪勇送出了家门。在汪勇的协调下,红旗电机厂帮李某解决了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之后,他再未出现过激行为。有时,李某看到社区警示牌上汪勇的照片脏了,还会主动用抹布擦干净。

  被群众“使唤”,是一种信任

  “都说汪警官好,好在哪儿?其实他干的就是一些防盗、治安,帮忙、办证等生活中的琐碎事。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作,却能看出他的人品和热心。”5月9日,家住社区27号院的老革命马清江说到动情处热泪盈眶。

  马老今年82岁了,参加过淮海战役,自转业到地方,他说还没见过像汪警官这样为老百姓说话、办事的。他说,我腿不行,他就把电话号码留下,有事打个电话,他就会过来帮忙。他从不说空话,把自家的事忘了给群众办实事,到街上买碗面吃也不沾群众一点光。

  汪勇说,社区民警心里只要装着群众,就会忙。他给自己定了“六必到”:居民入住迁移必到、有疑难户政业务必到、产生矛盾纠纷必到、生活困难必到、发案必到、重点人员见面必到。

  这些年来,他对社区25名孤寡、独居、空巢老人坚持每月看望一次,每逢节日为老人送粽子、包饺子、贴春联、煮元宵,对几位重度残疾、生活困难的居民,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今年4月12日晚上8点多,汪勇已经4天没到宴阿姨家里去了。“光听敲门声就知道是汪警官来了……”今年74岁的肖洛书打开门说。还在卧室躺着的宴容庄,硬是在老伴的搀扶下,披着外套来到了客厅。

  “宴阿姨,最近工作忙没有过来看您,病情恢复得咋样了啊……”落座后,汪勇第一句话问的是宴容庄的病情。“好多了啊,你看我的头发越来越黑了啊……”宴容庄说。

  今年67岁的宴容庄,在三年前得了“结缔组织病变”,需要长期休养和定期治疗,每月保守治疗费用就要1000多元,已花了5万多元。一次,汪勇在下社区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时不时就买来水果、营养品上门看望,帮助两位老人打扫卫生,干点重体力活,并将两位老人纳入重点看望之列,让两位老人深受感动。

  宴容庄说,她儿子住在西郊,女儿住在北郊,她和老伴住在东郊,非常不便。有个头疼脑热的病,就给汪勇打电话,汪勇接到电话后,药马上就买回来了,有好几次都是汪勇私人掏的钱。她和老伴常常说,求儿女还不如找汪勇。

  咸东社区每个居民手里都有汪警官的联系卡,群众熟悉汪勇,也乐意“使唤”汪勇,无论谁家有个急事,只要一个电话,准能把他叫来。这些年,汪勇先后走访和看望居民群众800余户、2000余人,上门慰问特困学生、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和失足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等特殊群体150余人,排查不稳定因素282件,化解矛盾纠纷670余起,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困难300余件,成了群众离不开的忙人。汪勇说:“被群众‘使唤’是一种信任,我确实乐意。”

 [1] [2] 下一页

编辑:刘超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