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2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咸阳秦都区拆迁工作获赞 一个月完成965户拆迁工作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2013-05-20 05:58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村民闫平在已搬空的家门前来回转悠着,舍不得离开

  昨日下午,咸阳市秦都区钓台街办杨户寨村,搬家的三轮和卡车不停地在村子里进出,48岁的村民闫平在已搬空的家里来回转悠,儿子催了几次去新租的过渡房安顿家什,可他还是这儿摸摸那儿看看,就是舍不得离开。“国家这次赔偿得还可以,可人还是故土难离啊!”闫平哽咽着说。钓台街办的杨户寨村、郭村、钓鱼台村这次整体搬迁,是为建设中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设腾地,3个村965户村民都是菜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村民虽然都是主动申请办理了拆迁安置手续,但离开家的那一刻,心情大都跟闫平一样舍不得。

  听说要拆迁村民到政府上访

  拆迁公告刚贴出来,拆迁工作组还没有进驻,郭村的一些村民就到市政府上访,一些村民甚至还准备好了“家伙”,准备对抗拆迁。

  为了这3个村的拆迁,秦都区专门抽调了130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培训了3天拆迁政策法规和此次拆迁的要求,4月14日分组进驻3个村子,张贴拆迁安置政策,定人包户宣传做工作。没有想象中的社会闲人的硬整,也没有挖掘机开进村强拆,一切都在协商中进行,村民慢慢明白了这次拆迁与以往不一样。

  10天后,村民(户主)陆续开始在拆迁申请上签字按手印,随后工作组丈量核算,要货币安置的直接给现金支票,要实物安置的开始选房登记;20天后,965户村民全部提交了拆迁申请;30天后,村民开始陆续搬离了自家的老房子。

  秦都区拆迁办副主任梅孝利说,干拆迁工作十多年了,以前几乎每次拆迁都有冲突、打架甚至办公桌上被插刀子现象,可这次拆迁计划是6个月,没想到才一个月3个村就基本拆迁完了,也没有出现一点过激行为。“村民不是不理解拆迁,只要平等对话,公平公正讲清政策,从村民角度多考虑利益,拆迁也不是太难的活。”梅孝利感慨地说。

  思量得与失得到还是多一点

  43岁的郭村村民赵哲理是村上的民意代表,在听说要拆迁村子,领头上访发传单。当工作组进驻村子后,赵哲理发现不是那些社会闲人,都是一些态度真诚的机关干部,做了多年生意的他颇感意外。

  “咱去反映过渡房补助太少不够租房,拆迁办研究后给每人每月增加了80元;反映搬家后老人不好照顾,拆迁办又决定给村子60岁以上无收入老人补助3000元。人家干部的态度不错,把咱当人看,前后思量得与失,得到的还是多一点。”赵哲理说。

  该村46岁的张栽树说起拆迁也有点激动,从18岁就往西安贩菜,去年刚盖起了4层新楼,如今却要拆迁。他把儿子找回家希望得到安慰,结果儿子坚决同意拆迁,要过城里人的日子。他家的情况在这3个村子比较普遍,年轻人大都同意拆迁,上了点岁数的人故土难离,但大家都在算账,觉得这次赔偿的标准还不错,比较满意。

  据了解,此次3个村子的拆迁补偿平均每户在70万~80万元左右,而且是现兑现,等村民全部撤离后,施工队才能进村拆除。

  屁股坐对位从村民角度考虑

  秦都区副区长王宁认为,以前的拆迁,大家的心态总是高高在上,总是以政府的重点工程等为理由粗糙工作,甚至强整硬上,群众自然反感反对。这次拆迁工作组干部的心态放得稳,屁股坐对了位,从村民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展工作,没有空头支票,让拆迁的村民真正拿到了真金白银,因此就没了冲突。

  “没有出现‘光头党’(社会闲人),没有出现‘钢盔帽’(保安执法),也没有出现对抗、抱腿和厮打的现象,这样平稳有序快速的拆迁,沣西新城最大限度保障了拆迁资金的到位,绝不会让老实人吃亏。”沣西新城党工委副书记张志杰感慨地说。

  昨日下午,正在搬家的杨户寨的村民吴军看着一车的家什,喃喃地说:“要是把新房先盖好再搬家多美啊!”

  据悉,两个安置小区离这3个村都不远,目前一个小区已开建了一半,另一个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

  本报记者王培民文/图

编辑:白玫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