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游泄洪导致钓鱼男子被困,2小时救援无果,在众人眼前被冲走遇难。连日来,这条消息引起全社会关注。不少网友都在反思,我们有没有有效的预警通知,有没有完善的救援体系、设备和预案,有没有认真反思和总结整改?要知道,防患于未然,才是生命最好的“救生圈”。
本报宝鸡讯(记者万登峰)渭河干流由凤阁岭镇林家村进入宝鸡市,贯穿整个宝鸡市区,途经几个县区,几乎每年都发生人员被困事件。而这些事件相同的特点是,被困人员并不清楚什么时间泄洪,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险。
渭河流经宝鸡市50多公里,沿河流域人口密集,近5年来,下河活动被困人员比例明显增加,单是去年,宝鸡渭河段就发生了至少4起被困事件,基本都是下河摘菜、钓鱼、玩耍。这成为水利部门监管的难点,同时增加了救援负担。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被困事件集中在汛期前后,相同的特点是被困人员下河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潜在的涨水危险,也不清楚什么时间泄洪,下河之后河水暴涨,然后被困。
宝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昌炳介绍,目前泄洪主要通过各级防汛办、宝鸡峡沿线管理站、渭河综合治理办公室三个通道进行通知,然后逐级通知到乡镇街道,再派人沿河喊话,劝阻市民不要进入。这种做法有两个缺陷:一是没有强制力;二是宣传总有空当,难以杜绝市民进入河道。
防汛办考虑在河岸设喇叭
网友建议的群发短信,因为成本太大可行性不高
有没有更好的措施,将泄洪警示通知到尽可能多的市民?据介绍,宝鸡市防汛部门已开始调研,网友提出的装喇叭、群发短信等方式都是可以考虑的。
编辑:李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