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子恒“一抱成名”。这位“中国最美考生”在高考前刻,抱起晕倒的女同学送医,赢得广泛赞誉;却又在事后至今这一个月里,经受“道德高分”与“高考加分”是否应该划等号的广泛争议,以及“考前一抱究竟对高考发挥有多大影响”的质疑。他将自己“密闭”起来,拒绝诸多采访,对一些事实性的出入也“无意辩之”。又在其间,经历了病重父亲的去世、所填志愿的误传等波折。
他本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究竟亲历了怎样的事实?
他对外界呼吁和争议“破格让他上大学”,又如何看待?
这个夏季,对黄子恒这位23岁的“大龄考生”而言,面对的不仅仅是人生第二次高考,更有因“一抱成名”感动国人而成为公众人物后的种种考验:潮水般的媒体采访,接二连三的荣誉,以及一些热心团体及人士的捐助。对这些交织而来的“身外之物”,他由逃避转为面对,本能抗拒后又向理性妥协回归。促使他一切改变的动力,都是对当下窘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记者至宜宾的第3天才见到黄子恒,此前若干次电话与短信他都不予理睬,见面后则不断致歉,言谈举止礼貌得体。高校录取在即,子恒为“川内高校迟迟不表态”而心悬。记者采访了他“家门口的高校”宜宾学院,校长汪明义表示:“虽然他分数差很远,但我校愿录取他。这要省招办支持破格,你们也从这个角度呼吁吧。”
1、“其实抱了3次”
对于高考首日子恒身上发生的事情,部分网络报道将主要事实与情节描述为“老师指派子恒抱身体不适的女生去就医”,不少人据此认为“换做谁都会这么做”。
子恒起初对这件事“不愿辩之”,后来告诉记者:6月7日一大早,班级同学们一起在老校区一个教室复习,等候共同前往宜宾一中考场。同学们有的翻书,有的背诵,唯独女生雷小淼趴在桌子上,“不是瞌睡,从表情上能看出她不舒服,我当时就有点替她着急,后来就一直留心注意她”。
临近开考了,班主任钟明全忙着给同学们发放准考证,子恒又看到小淼表情愈发痛苦,蹲在附近“头埋到了脚尖处”。
他预感不妙,立即抱起小淼,去学校医务室。
“我抱着小淼从班主任身边绕了半个圈过去,我想他不可能没看到。”子恒惊诧发现医务室没有人(因属于考场警戒区,医务室人员作为“非考方相关人员”而撤离出去),他才跑回来向钟明全报告。钟老师忙着发准考证,无法走开,当时也未料到小淼是非常严重地不适,便叫了两位女生“过去看看”。一看,“大家发现她整张脸都白了,情况很不妙。”此时钟老师建议,将小淼“弄到外面警务室,再去外面买药”。
子恒又抱起小淼,到外面警务室,并立即跑出去买了止痛药让小淼迅速服下。
略微观察没等到有效果,他再次抱起小淼,向校外飞奔,也即大量报道的那一幕。当时在现场的一位记者罗敏回忆,离开考还有20分钟,突然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小伙子,抱着一位瘫软女生,满头大汗从考场飞奔出来,大家都没思想准备,一时竟没反应过来。黄子恒抱着小淼往几百米外的一家医院飞奔,附近做生意的几位目击者称,当他张望着穿越马路时,“怀中的姑娘两度差点滑落下来,可见他已是非常吃力”。就在此时,一旁值勤的宜宾交管一大队民警李侦等人发现了,呼喊:“快过来,这里有车!”李侦回忆说:“女生浑身发抖,不断呻吟,喊冷,表情十分痛苦。”警车搭载子恒开出几十米后,民警才问他:“你是不是参加考试的?”得到肯定答复后,警察们将其劝下了车,子恒向考场飞奔而去,此时上衣已完全湿透,“像从水里出来一样”。警车开到医院,等待医生打针,“小淼越发抖得厉害,穿着厚重的外套仍喊冷得很。”恰在此时,她的父亲雷世银赶到医院,这得益于班主任老师钟明全的及时通知。“打了一针镇痛,医生说问题不大,我也觉得娃儿应该回考场。”雷世银自己就是一名在个体诊所上班的赤脚医生,主攻内科、妇科和中医。9点04分,警车驶回考场,雷世银和钟明全接力,将小淼背上4楼考场。
就这样那天开考前,子恒一共抱了小淼3次:从领准考证的地方到医务室,再到警务室,又到校外。全过程共10分钟,期间钟老师因发准考证无法脱身,同学们也都在忙着领证、焦急进入考场。
即将退休、教了41年书、见过形形色色学生的宜宾一中语文老师魏冰华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个看似突然的举动,恰恰是子恒同学品质的集中爆发。因为他简单,甚至有点‘一根筋’,所以‘想得少’。如果换做别的同学,稍微‘多想一下’,可能就不会挺身而出。毕竟这是重要的考试,救治突发不适的学生,也是考务办医疗保障组的分内之事,子恒不冲出考场也没人会谴责他。他这么做了,恰恰是简单质朴,勇于担当。”
编辑:李晨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