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两8岁女孩拼白酒中毒 称女邻居化妆品“唆使”

来源: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2013-07-09 17:04 http://news.hsw.cn 版权声明

 

  

  诱骗未成年人喝酒该当何“罪”?

  四川亚峰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律师刘煜认为,虽然国内法律中,尚未有对强制、诱骗未成年人喝酒所需承担民事或刑事责任的规定,但不妨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成熟法条,对未成年人严加保护。

  “美国《全国最低饮酒年龄法》要求,各州把可以购买和在公共场合持有酒的年龄定为21岁。对于21岁以上的成年人来说,为不满21岁的人获取或提供酒,以及为了给不满21岁的人买酒而向售酒商虚报年龄,这些都是违法的,初犯将被罚款最多500美元,惯犯将被罚款1000美元。”刘煜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某些情况下,有这种行为的成年人还会因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而被罚款不超过2500美元和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刘煜认为,近期国内接连曝出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问题,已经引起舆论及公众的关注,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还有待法律的进一步完善,给未成年人一片净土。

  

  逗孩子可以但不能捉弄孩子

  1、2009年,网上一段“两岁男童吸烟说脏话”的视频引起极大反响:重庆市万州周家坝一名两三岁的小男孩坐在一辆大人的摩托车前部,在一群成年人的起哄声中,开始点火抽烟,并配合着周围的大人说脏话。这段被网友称为“超强爆笑”的网络视频,很多人看了以后却无论如何也笑不起来。随后,在论坛发起的《强烈谴责!谁在毒害周家坝两岁老烟枪?》的调查中,25%以上受调查网友认为“周围大人实在可恶”,另有近67%的网友认为“社会需要反思”。

  2、2012年有一则视频显示,一对外国夫妇恶作剧将自己的孩子塞进衣服烘干机里。报道称,烘干机的门一关,开始搅拌起来。这对夫妇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于是疯狂地撬烘干机的门,却怎么也打不开。几分钟后,烘干机工作人员将孩子解救出来,孩子受了些轻伤。

  3、很多大人喜欢用小男孩的小鸡鸡逗孩子,用手做出剪刀的样子吓唬孩子要剪掉小鸡鸡,看到孩子害怕的样子,大人会高兴地笑起来。

  4、总问孩子你是跟爸爸亲还是妈妈亲。家长不应该为了强化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问这样的问题,这样的发问只会给孩子埋下投其所好、学会撒谎的种子。

  5、孩子正玩儿得高兴,大人却凑过来打扰孩子,看着孩子着急的样子,大人会乐得哈哈大笑。

  6、挠痒痒逗乐。有些人喜欢挠痒痒来逗孩子,这种被动的让宝宝长时间笑的方式非常不可取,幼小的宝宝还没有自主意识,他可能会很难受,但无法表达出来,而且宝宝笑的时间过长,有可能会缺氧,甚至窒息。

  7、给孩子某个东西,不会痛痛快快地给,而是提条件,或者骗孩子东西飞了,孩子急得哭了,大人才会把东西交给孩子。

  8、有时孩子的妈妈离开一下,大人们就会吓唬孩子,妈妈不要你了,妈妈走了。孩子就会着急四处要妈妈,甚至大哭。

  对于这些场景成人或许觉得很好玩儿,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下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心理上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

  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其著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曾提出: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逗孩子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常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捉弄孩子,则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乐大人,给孩子带来的却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父母拿孩子开涮,和此前的幼师虐童事件是一个性质。两者都是成人出于“好玩”心理,只不过前者是玩自己的孩子,后者是玩别人的孩子。家长拿孩子开涮玩乐,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是非观和判断力,导致孩子以后有样学样。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坚决反对捉弄孩子,他认为和孩子玩也是德行教育,经常被捉弄的孩子会出现品德方面的缺陷。例如,大人经常用欺骗孩子的方法,弄得孩子着急,博得成人哈哈一笑,孩子会渐渐养成不信任他人和说谎的毛病。

  孩子再小也是人,需要得到尊重,进而才能学会尊重别人。

  别把庸俗的取乐当有趣,更别把孩子当成大人的玩具!(记者施斌摄影记者刘畅)

编辑:王秋阳

更多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