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队员将工人拉出窨井。网友muhaha0103提供
(请与本报联系领取稿酬)
一名工人进入约5米的窨井内施工,另一名工人发现工友突然没反应了,在电话联系其他工友后的一阵慌乱下,也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自己下去营救,结果两人都不幸中毒身亡。昨天上午,盐城市的一工地上发生了一起惨剧。目前,盐城市安监部门已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
通讯员 江雨
扬子晚报记者 范木晓子
救援现场
消防队员穿防化服戴呼吸器下井救人
记者靠近深约5米的窨井时就闻到一股臭气味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位于盐城市亭湖区长亭路力拓倾城小区附近的事发地,在事发现场,一个圆形的窨井没有窨井盖暴露在外面,窨井旁的地面上布满积水。
记者看到,盐城市消防部门共出动四辆消防车在现场进行援救。消防官兵们先是利用钢筋试探下水管道的深度,随后一名消防队员穿上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井内,利用铁钩进行搜索,很快就发现第一名被困的工人。
因为井下还有一人,另一名消防队员携带同样的装备,在其他队员的保护下,也顺着消防梯慢慢进入窨井。大约5分钟后,井下的消防队员用绳子将另一名中毒工人的身体固定住,大家合力将该男子拉出。不过记者发现,这名浑身沾满污水的男子已经失去知觉,随后被送往医院救治。
当天室外气温高达近40℃,记者在靠近窨井时,可以闻到一股臭气味。记者站在距离窨井有七八米远的警戒线外,仍能清晰地听到戴防毒面具的消防队员“噗嗤噗嗤”的喘气声。
记者了解到,这口窨井直径约80厘米,深约5米,而两名工人下井作业时,并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可能都是通过系着绳子爬下井的。
事故原因
一名工友下井后没反应了,另一人下去救
结果双双身亡,初步认定为窨井沼气中毒
出事窨井的外围是用水泥砌成的,记者得知刚建成不久,是盐城市亭湖区的污水排污工程。
当时拨打110电话的是施工现场一位张姓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年纪大的死者今年59岁,姓李,盐都区人,另一位死者姓董,39岁,是射阳县人。两人下井是为打通井下的排污管道。原来,他们二人共同承包了一个徐姓老板的工程,徐某给他们2800元的工资,让他们打通污水管。两天前,两人就准备下井施工了,但因为井内积水比较多,当时便没有立马施工,一直到昨天早上六点多,两人才找来了水泵,董某下井施工,那个年长的李某负责在井外抽水。
据张先生回忆,当时他正和另一名工人在附近的一处工地施工,八点半左右,李师傅打电话给他的工友,说董师傅在井下上不来了。接到电话后,他们随即就骑车赶往事发现场。“最多也就五六分钟到的,发现老李也不见了,往井下一看,只见他们两个人都浮在污水上,怎么叫都没有反应。”随后,张先生立即打电话报警。“消防队员和120救护车很快就赶到现场了,把他们两个人都打捞上来,但两人都没有气息了,真的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昨天下午五点多,盐城市亭湖区宣传部给记者发来事故的情况说明,说明中称,“7月12日上午9时许,盐城市区长亭路南段西侧一工地在污水管网施工过程中,一名施工人员由于施工不当废气中毒,现场另一名施工人员因施救不当也相继中毒,事故发生后,110、119、120立即进行了现场施救,伤者被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相关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随后,记者联系上盐城市亭湖区安监局,一位分管行政执法的张姓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由安监部门牵头,邀请检察院,联合监察局、建设局和总工会等部门成立了一个事故调查组,准备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
链接
封闭的排污通道内 沼气集中极易中毒
盐城市消防部门提醒:在城市设施的排污通道里面,没有通风的供氧环境,加上各种废弃物聚集在一起,再加上气温又高,就很容易产生沼气。因此,在作业时先确认深井是否长时间处于封闭状态,为了避免沼气中毒,大家应该佩戴防护面罩进行作业。如果有人先掉下窨井,后面救援的人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不要贸然行动。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二氧化碳等。其中甲烷、二氧化碳含量占70%。
甲烷(CH4)又称为“沼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沼气比空气要重,所以存留在底部,它是天然气、煤气的主要成分,广泛存在于天然气、煤气、沼气、淤泥池塘和密闭的窨井、煤矿(井)和煤库中的有害气体之一。
若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四肢发软等症状。
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作者:范木晓子 江雨
编辑:王秋阳
安康18岁女孩小倩,在进入大学校门前查出得了白血病,这让本来就贫穷的家庭一下陷...详细>>
网曝房祖名为求自保,供出演艺圈120名明星吸毒内幕。详细>>
告诉每一个孩子:你拥有我全部的爱!爱的智慧缘于平等和尊重。详细>>
8月2日,西安,一场在省体育场举行的演唱会后,在熙熙攘攘的人流脚下,满地垃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