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为了完成信用卡办理任务,北京银行的14名员工从平安银行前员工余某手里买来600多条客户个人信息。

  直到卡被消费、透支,很多客户甚至还不知道自己办了信用卡。而银行为此损失210万元。

  今天记者获悉,余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而北京银行涉案的14名员工或因法律规定不明确,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案由结识银行员工办一张卡能得50元

  余某原是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职员,2012年5月辞职。

  据余某称,2010年他在平安银行工作时,认识了北京银行芳草地支行的客户经理赵某,"当时他们银行有办信用卡的任务,赵某就问我有没有客户信息"。

  当时,余某和赵某谈好的价格是办成一张信用卡,给他50元作为辛苦费。后来,北京银行有十多名员工都找余某办卡,员工涉及的网点有芳草地支行、红星支行和朝外支行等。

  提供600多条个人信息获利3万余元

  余某说,他在平安银行工作时,有客户会找他办信用卡,客户的信息包括身份证以及复印件和收入证明等,他都偷偷用数码相机拍了下来。

  还有一部分客户的个人信息是他在平安保险工作时积攒下来的。另外一部分是中介公司或担保公司提供的公民个人信息,让他帮着办信用卡。

  余某说,每次他都是从北京银行直接拿申请表,照着自己以前收集的个人信息资料或者中介公司提供的信息,填写好申请表,直接交给北京银行的人。用这种方法,余某从2010年4月到2011年年底,共提供了600多条个人信息,从中获利3万余元。

  被冒名客户不知道自己办了信用卡

  按照银行的规定,信用卡需要本人带着有效的证件、证明材料亲自办理。但是,在余某案件中涉及的多张信用卡,最后警方在取证时,连卡主本人都联系不上。有的被冒名办卡的当事人,更是连自己有了北京银行信用卡都不知道。

  余某称,他将很多客户的信息提供给北京银行员工,这些客户中有不少他并没有见过,客户也不知道自己办了信用卡。对于这些情况,他表示都对涉及的北京银行员工讲了,他们是知情的,"正常办卡也就不用给我50元的辛苦费买信息了"。

  后来,找余某买个人信息的北京银行员工找到他,称很多客户反映没有办过卡,但是出现了信用卡消费的情况。这时余某再去找中介公司和担保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案发账户活动异常恶意透支210万元

  2012年7月11日,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报案,称其14名员工在原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职员余某处大量购买客户信息,办理信用卡。

  原来,2012年4月,北京银行发现有50余张该行的信用卡通过自动存取款机频繁进行存取款业务。发现异常后,北京银行进行查询,发现共有272张北京银行信用卡的账户存在相同的异常交易情况。

  经查,272张信用卡的账户均产生了逾期未还款的情况,其中还有96个账户存在恶意透支行为,共涉及金额210万元。后来,北京银行发现涉及的272张问题信用卡是该行14名员工推广办理的。

  最终,14名员工承认,办理信用卡的个人信息都是从余某手中购买的。

  北京银行又结合这14名员工的陈述对余某名下在北京银行办理的信用卡进行查询,共发现了900余张违规办理的北京银行信用卡。

  判决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刑一年

  据西城检察院指控,2010年4月至2011年年底期间,余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给他人共计600余份,获利3万余元,应当以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经过审理,西城法院认为余某构成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但鉴于他能积极认错,配合警方工作,家属又积极退赔非法所得,法院对其从轻处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

  记者了解到,如今余某已刑满获释,而涉案的14名北京银行员工均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

 [1] [2] 下一页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