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2、借贷案实现了零上访

  “媒体把负债逃跑叫‘跑路’,整天渲染‘危机’、‘崩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否则情况应该会好一些”,神木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板刘先生说。

  刘先生搞过建筑,有过煤矿,刚刚前年从煤矿中退出股份,手上有不少流动资金。他的小额贷款公司吸收了6000多万存款,全部放了出去。“去年开始出现问题后,我们是有底气的,拿钱的人都有生意,存钱的人都是手头的余钱,如果实在不行时,坐下来互相把高利息免除后,互相还本金是没问题的”。但媒体整天报道“借贷危机”,说这个“跑路”,那个“跑路”,这样一段时间后,大家的心理撑不住了,有一天存款的人把我家围住了,要求我不能离开神木,要求到拿钱的人那里查扣资产;消息传到拿钱的人那里,真的有人跑了……

  刘先生说,多少年以来,神木极少有人借钱不还,负债逃跑被视为自绝于社会的行为为人们不耻。但是,自从温州借贷危机以来,媒体创造了一个词叫“跑路”,把为人不耻的借钱逃跑行为中性化,直接助长了不负责任的借钱逃跑行为。加上未经科学研判、外地媒体突然定义的“危机”说,诱发了人们的恐慌。许多神木人认为,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动辄用“危机”、“跑路”,在神木借贷风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曾经豪车遍地的神木,如今豪华车减少了一半。当地人介绍说,直接或间接参与借贷或给别人担保的人把车藏起来了,因为怕被扣;还有部分已经被扣了。神木县公安局副局长郭小平说,在公安局立案的23起案件中,除一起集资诈骗、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外,大部分的借贷案,是信心丧失后发生“挤兑”才出问题的。“这里面有不少是三角债、多角债,如果能维持信用,合理处理的话,结果会比现在好”。

  三十多岁的郝军,从2011年开始放贷,以2分5吸收资金,再以3分到3分2放出去。最高峰时,郝军放出去的资金有5000多万。去年以来,郝军处理掉了大部分借贷款,目前放出去的有1000万本金难以收回,在他这“存款”的还有500万本金没法偿还,放出去的另外500万,是郝军从家里拿的起步资金和前两年的利润。目前,在神木法院,有十起借贷案和郝军有关,作为原告四起,被告六起。既被追债,也是追债人,郝军的体会是:媒体从去年以来对神木“危机”的报道起了引导作用,一些本可以维持的借贷关系也人为出现问题;人们已经失去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普遍变得很急,都想马上要回“存款”,这就必然出现“挤兑”,出现问题。郝军说,如果最后这1000万能要回来一半多,就能偿还“存款人”了,再把家里的起步本钱还掉,就当自己这几年白干了,然后从头再来。

  民间借贷出问题后,除了私下调解外,多数在法院解决。由于案件太多,神木法院今年买了一台银行大网点才用的叫号机。

  神木法院有办案人员八十多名,截至今年7月10日,仅信贷讼案达2893件。为了尽量多尽量快的审结案件,办案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许多工作人员一日两餐都在法院吃,孩子没地方去,只好也到法院食堂吃饭,院里不得不增加两名炊事员。由于工作量太大,执行庭先后累倒了三名壮年工作人员。立案庭副庭长是位女同志,刚做完手术的第二天,由于人手不够,由丈夫陪着到办公室加班……

  为了查清借贷案被告的房产、汽车,神木法院平均每天都有人员在西安。神木法院的人一去,西安市房管局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一般都能认出来。了解到神木法院的人成天上来为案子奔波,陕西省高院的一位院长曾提出给神木法院提供一间办公室。

  但案件多到法院用上叫号机,长期超负荷办案,也让一些涉案群众担心,这么多案子,能及时办吗?超负荷办案,能保证质量吗?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吗?

  神木县人民法院院长李保平说,民间借贷案不会拖延,“这类案件推一推,不仅影响稳定,且办案难度会不断增加,后果会不断聚集,对我们也很不利。”据了解,神木法院去年受理的2015件借贷案,当年审结1943件,没有一件出现上访。李保平说,案件数量大,审结率高,并不影响办案质量,这点请大家放心。

  在神木县法院2012年审结的10.35亿的借贷纠纷案件中,执行回来2.7亿,执行率为26%。考虑到诉讼标的大多数包含了高额的利息,据测算,按本金执行回来40%左右,损失过半。

  神木民间借贷的规模有多大?广为流传的200亿,是时任县人民银行行长郭辅平在2010年委托专业机构测算的。

  神木民营资本的损失有多大?目前,神木公安局受理的案件,涉案金额为31亿;神木法院去年至今受理的案件,总标的为33亿。考虑到这些金额中多数包含平均30%的利息,进入法院和警方处理的借贷本金应在40多亿。相对于神木至少500亿的民间资本,(也有机构预测是700到1000亿)目前“出事”的不到10%。

  神木恒德煤焦电集团总经理张雄虎说:虽然借贷风波涉及面广,但神木的实体经济并未受到创伤,资源的价值依然在。“枝叶受损,但根依然深深埋在地下”。在神木实业界看来,信心发生动摇的民间借贷风波,是一次震荡,但还构不成危机。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