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14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阿房宫遗址被多个村庄占压 亟需提升保护措施

  根据《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研究》,阿房宫遗址区除受自然侵蚀之外,还由于处于城乡接合部,随着遗址区域人口自然增长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各类建筑较为普遍,对遗址造成了蚕食。

  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核心保护区2.3平方公里,涉及5个村庄约7千多村民。“遗址三分二都在村庄底下,村民在上面生活、开垦、种地,对遗址造成一定破坏。”阿房宫遗址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2012年,《阿房宫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及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原则同意。目前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正在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开展工作。按照上述规划,遗址保护分为三部分,首先,将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建设成国家级的考古遗址公园,来保护880亩的遗址本体;其次,2.3平方公里的核心保护区外扩400米,设立建设控制区,在此范围之内对建设的高度、密度、内容亦严格规范,所有规划和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必须报国家文物局审批。第三,建设控制区周边再外扩约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秦文化特色的人文旅游区。计划中的“首创阿房宫人文旅游基地”就是位于建设控制区之外的人文旅游区东侧,约占人文旅游区的六分之一,约1000亩。

  阿房宫遗址保护新举措 将提升该区域群众生活水平

  阿房宫遗址附近的这些村落,长期以来经济状况并不景气,“脏、乱、差”占据着西安人对这区域的印象。虽然住在国家级大遗址的旁边,但因为没有产业带动,没有经济来源,更没有好的教育资源。目前,这里的土地大部分租用给高污染、高耗能的造纸厂、镀锌厂、钢结构加工厂、废旧汽车处理厂等小企业。

  遗址旁边西围墙村的李先生在阿房宫夯土旁生活了一辈子。他说:以前因为遗址周边不能开发建设,街道和村里的环境面貌都比较差,相对于近邻不远的西安高新区,阿房宫遗址区域至少要落后20年。

  面对这样的现实,沣东新城管委会计划在实施阿房宫遗址保护的同时,通过城中村改造和项目建设,彻底改变这一区域的落后面貌,使道路、管网等城市配套设施与主城区衔接配套,将这里的村民集中安置,使居住条件、经济收入、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