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疏通沟通渠道彼此互留空间
昨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西安清阳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李淑茜说,朋友圈里都是熟人,大家会在上面释放喜怒哀乐,而且不设防,但亲情和友情不一样,当妈妈看到负面内容后,会特别牵挂子女,这是妈妈的本能。
李淑茜建议赵女士,与妈妈多沟通,让妈妈充分了解自己。“另外,发微信时,最好把握适度原则,不要发过激的言论。”
李淑茜建议赵妈妈,女儿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她长大了,就应该放手让孩子成长,信任孩子,可以关注女儿,但不要“监控”和过多参与,让彼此都留有适度的个人空间。
有人提出要“拒绝加父母为好友”或“拉黑父母”,李淑茜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管道要疏通,而不是堵住,要多交流,微信只是交流的一种方式,要尽量让彼此都能接受。”
聊聊微信那些事儿
儿子不加妈妈 下属不加领导
大家在玩微信时,都有什么态度,还有哪些好玩的事情呢?
1
“让妹妹出马,加儿子微信”
白女士家住西安高新区,任她死求活求,17岁的儿子坚决拒绝把她加进微信好友里,“我以前在儿子QQ上帮他偷过菜,说是偷菜,其实是个借口,就是骗来他的密码,时不时进他的空间窥探一下他在干什么,儿子知道后,就把我‘封杀’了。”昨日,白女士说。有了微信后,白女士又哄儿子加她进朋友圈,因为有前车之鉴,儿子义正辞严地拒绝了。无奈之下,白女士的妹妹出马,哄着外甥,终于同意加姨妈为好友。
“让妹妹出马,加儿子微信后,我妹妹一看我儿子在朋友圈里发了什么有‘情况’的内容,就截屏发给我,我就可以知道我那青春期叛逆的儿子在想什么做什么了。”白女士说。
2
“不敢发朋友圈,怕上司看见”
27岁的谭伟在西安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有一天,他的上司在朋友圈请求加他为好友,他觉得不好拒绝,就加进来了。
“我出去办事时在路上遇见什么,想发朋友圈,不敢发,怕领导说我工作不专心,有时候工作上遇到委屈,想在朋友圈发发牢骚,一想到领导能看到,就不敢发了。”昨日,谭伟说。
3
“微信是私人圈,我从不加领导”
34岁的冯先生在西安城南一企业上班,他觉得微信是一个私人社交圈子,“我从来不加领导,不加在朋友圈里喜欢说工作的人。”冯先生说。
“这就是我的风格,我不觉得不好意思,也不怕得罪人,这样,我在朋友圈可以说我的真实想法,没有顾忌。”冯先生说。
“有一次,我领导加我,我不小心点了一下,通过了,后来还是把他拉黑了。”冯先生说,还有一位领导,也被他拒绝,还专门问他为啥拒绝,他如实回答,领导笑了。
4
年轻人会找陌生人 中年人多数只与熟人聊
根据2011年11月微信团队公布的官方数据,大部分微信用户都是从腾讯旗下各种产品过渡而来。微信的用户群体中,25岁-30岁的人估计超50%;他们主要分布在一线大城市,最多的用户职业是白领(超过24%)。
2013年上半年统计显示,各项数据飞速上升,且并非独居一线的北上广,大中小城市的用户急剧增加。昨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玩微信的年轻人会常常在微信里加一些陌生朋友进来,而中年人则往往只加自己的熟人。
27岁的王先生说:“我没事时,会加一些能聊得来的朋友,就是想多认识一些朋友。”
在广告公司工作的周先生39岁,他说:“我从来不加陌生朋友,只与熟人交流。”
昨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明山说,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很新奇,有一种猎奇心理,所以想认识更多的陌生朋友。但中年人一般喜欢进行共同生活内容的交流,与熟人探讨、分享生活体会,这样交流既安全也有默契。
“当然,不排除个人性格因素,有的年轻人比较谨慎,从不加陌生人,有的中年人活跃,也会加陌生人。”吴明山说。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任婷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