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华商评论

  8月31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13中国企业500强”,国企及国企控股企业再次包揽半壁江山,中石化以营业收入28306亿元连续9年领跑。专家称,中国企业500强重工化特征明显,说明第三产业仍相对落后,实现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9月1日《京华时报》)

  今年的榜单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国资系”企业在500强企业中占据310席;二是传统的垄断或者半垄断的企业较多;三是进入“千亿元俱乐部”的企业比上年增加16家。

  这说明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企业大多仍处于强势地位,而民营企业仍处于弱势地位,“国强民弱”的局面在延续。而且,国有企业仍然依赖于传统优势和垄断优势逞“强”,创新能力不足,更说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到目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千亿元俱乐部”企业增加,只能说明企业规模增长较快。

  有报道指出中国500强企业的效益堪忧: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业绩亏损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多个行业绩效大幅下滑。一方面是业绩亏损的企业在增多,另一方面是企业规模快速增长,这似乎表明中国企业更重视规模扩张,而不是更重视经营业绩增长。

  能称之为“500强”的企业,在很多人眼里,不仅要看企业规模,更要看企业业绩。因为企业规模大只能说明企业摊子大,并不等于企业盈利能力强。如果一些企业摊子大并伴随着严重亏损、高负债,这样的企业,规模大并不是优势,恐怕会变成负担。所以,业绩亏损的企业还能进入500强,让人不可思议。

  显然,公众很好奇,亏损企业为何能进入“2013中国企业500强”,评选标准究竟是什么,是否合理?从相关资料来看,中国企业500强是比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由企业自愿申报并经第三方确认,依据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按年度排出。尽管评选重视企业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但似乎忽视了企业盈亏和负债。

  中国企业500强,无疑是中国中小企业学习的榜样。中国500强企业无论是履行社会责任,还是经营业绩、经营方式等,往往都是中小企业学习的对象。如果有关方面评选的中国企业500强,有的经营亏损,有的负面新闻不断,有的负债累累,这样的“榜样”能否带来正能量,值得怀疑。

  据悉,中国近10%的世界500强公司处于亏损状态。这似乎说明,世界500强的评选似乎也不看业绩看规模。而中国500强企业评选大概也是借鉴了世界500强评选的做法。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中国500强企业,都是“500大企业”,而不是“500强企业”。“强”与“大”有本质区别。

  当然,能从中国企业500强来观察企业问题和中国经济问题,“中国企业500强”评选还是有一些价值的。但如果能更准确地理解“强”,能区分“强”与“大”,真正把“强”作为评选标准,显然,“中国企业500强”评选存在的价值更大。期待“中国企业500强”评选机构能够及时调整评选标准,让标准更合理。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