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西安市临潼区开通“区长专线”,同时公布了区长、7位副区长,以及58个政府部门和23个街道办事处“一把手”领导的个人手机号,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排解群众难题(相关报道见本报2013年2月22日11版)。刚开始时,骚扰电话过多、担忧是“一阵风”……问题也随之而生。
7个多月过去了,公开的手机号是否依然畅通?老问题解决了没有,新问题又有哪些?日前,记者再次前往临潼区调查。
27岁的张颖是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区长专线”办公室的首批接线员之一。今年年初“专线”刚开通那阵子,她经常碰到这样的事:电话接通之后,对方一句话也不说,等她反复提醒“有没有事情咨询或反映”时,致电人才不好意思地说:“我就是试一下,没想到还真能接通呀!”现在,这种情况基本已不存在。
热线“热”了
半年多群众来电逾3300个,“区长专线”也管如厕问题
临潼区北环路有一个人力市场,52岁的贾胜全常年在这里揽活。“人流量大,揽活很方便,收入比在建筑工地强得多!”对于工作,老贾一百个满意,可唯一不满的是,市场附近没有公用厕所,等活儿间隙的“方便”问题成了老贾和工友们最“不方便”的事情。
“区长专线”开通后,贾胜全寻思:何不向“区长专线”说说大家的苦恼?
如厕问题找政府,岂不是小题大做?贾胜全的想法很快遭到了工友的否定,理由是“区长专线”就是个摆设。可贾胜全不相信:“政府公开的承诺难道能哄咱老百姓!”话虽说得硬朗,贾胜全心里也没底。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拨通了“区长专线”电话。
一个多月后,一栋崭新的公厕出现在临潼区北环路上,上下两层,不仅解决了工友们的燃眉之急,厕所环境还很不错。贾胜全逢人就念叨:“没想到一个电话就办了件好事。”
和贾胜全一样,从灞桥区来临潼区种葡萄的田春旺也遇到过类似的惊喜。
由于和村组在土地承包上存在纠纷,一天,田春旺葡萄园里的机井突然被人断电,无法灌溉,18亩价值30多万元的葡萄面临绝收。多方协调无果后,田春旺拨通了临潼区区长刘三民的电话。次日中午,经相关部门调查后,田春旺的葡萄园就恢复了供电。
烦心事变成顺心事。统计数据显示,临潼区开通“区长专线”、公布行政主要领导手机号码以来,89名领导和“区长专线”共接听群众来电3337个,回复率98%,快速有效地解决了一批城市管理、户籍迁移、交通事故处置、就医、出行等实际问题,成了名副其实的“民生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