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隔夜就会被撕下
二十一世纪初的五年当中,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际社会、亚洲邻国和日本人民的关切和反对,执意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也给2001年7月来到中国的笈川幸司带来了十分痛苦的5年。笈川说,那些年里,为了举办日语演讲比赛而张贴的每张15元的海报,隔夜就会不见,“被人撕下去了”。
2010年笈川出版一本书,但是由于9月7日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笈川的新书签售活动被迫取消。
手下员工加入游行
自己企业的员工加入游行的队伍,作为日企的老板,内心自然不好过。山本达郎告诉北青报记者,去年9月的一天,山本去拜访客户路过亮马桥附近的日本大使馆,看到了正在进行的游行示威。山本说当时还能理解,但靠近大使馆的时候,看到大家都在向大使馆的墙上投掷东西感到很伤心,因为毕竟自己是日本人。他公司里的中国同事也于当天下午去参加了游行,只剩下山本和另一名日本同事。
书中另一位作者青岛永旺企划室室长小野宏志已经在华6年,他以《被破坏的超市重新开张日记》为题,在书中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切。小野在山东青岛经营着4家永旺连锁超市,去年此时,商铺遭到了一定的破坏。2012年9月15日,总部下达命令,让所有日籍员工在家待命。当时小野公司的很多中国员工都被家人朋友劝说,“不要在日企工作了,工作辞掉吧!”两周后,超市才得以再开张。
因中日关系恶化而住院
矢野浩二在日本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演员,因为他曾在多部中国影视剧中饰演“日本鬼子”,被称为“鬼子专业户”。他在书中说,中国抗日题材电视剧中的日本人大多是由中国人扮演的,是残酷无情的坏人,而自己努力演出日本军人对战争的反省和悲伤。“我曾扮演一个日本军人,在大结局被八路军杀死的时候,可能是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希望吧,我自然地流泪了。导演喊‘停’之后很多工作人员都鼓掌。后来这个镜头争议很大。”
后来,矢野浩二担任了《天天向上》的主持人,受到很多中国观众的喜爱,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亲切地叫一声“浩二”。 去年9月,中日关系急剧恶化,对矢野浩二是前所未有的打击。“签约的电视剧都被叫停,原先计划好要参加的鹿儿岛中日两国友好城市的活动,由于中方的退出而被无限期取消。突然工作变少了,对未来的不安和压力,让我严重失眠。在日本出差时,我突然呼吸困难,有生以来第一次被救护车送到医院。”
仍然留下
108位日本人在中日关系下滑的情况下选择继续留在中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现实的考量。但与中国人交往中那些不经意的感动,让他们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很多中国人抱着“政治归政治”的冷静态度,在特殊时期对他们予以照顾和体谅。
“中国的人情味儿让我感动”
今年,150名中国学生和20名日本在华留学生共同参加了笈川举办的特训班,学习生活在一起。笈川说,只有这样天天在一起,才能真正了解。比如,当一个人垂头丧气时,中国人会积极上去安慰,日本人的做法则是默默地在一米外陪伴。刚开始,日本留学生认为中国学生的关心和“温柔”是虚伪的,但慢慢会发现并非如此。在最后一天要离别的时候,这些日本留学生落泪了,因为不舍。
笈川说他被中国学生和日本留学生之间建立的友谊所感动,他希望让更多日本留学生加入特训班,他的目标是有1000名日本留学生和1000名中国学生在一起学习和生活。
这本书中几乎每位作者都用了不少于一半的篇幅讲述了继续留在中国的理由。比如,在笈川看来,如果一个小孩在公共场合哭泣是不被日本社会允许的,家长也会因此被周围人嗔怪。但是,在中国周围人会“逗”小孩子哄他开心,这是感动笈川的地方,“中国人情味儿浓郁,生活不那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