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杭州,西湖景区游人如织。
专家支招:推行全国带薪休假or增设春夏黄金周
“法海都被挤到西湖里去了”、“各景区上演大片《人》”,这是网友调侃黄金周拥堵盛况。今日,十一黄金周落下帷幕。作为新《旅游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黄金周,久违的7天长假让老百姓满心欢喜,但“黄金粥”的困局又让大伙儿感叹“想说爱你不容易”。湖 南张家界、江西庐山、山东崂山等热门景区人员爆棚,全国各条高速公路自驾车流井喷……老百姓纷纷吐槽,并展开“黄金周该挺还是废”的热议。为此,华西都市报记者分别对“废黄派”专家蔡继明和“挺黄派”专家刘思敏进行了采访。
黄金周没带来“黄金”
“黄金周从1999年开始实施,施行前8年到施行至今,全年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呈一条直线,很平稳”,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说,“20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后,国内旅游收入增速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说明黄金周对旅游业收入增长并没有实质效应。”
“大家总说今年黄金周旅游收入增加了多少,只是拿今年黄金周出行人次和旅游收入和上年比较,这是不科学的,应该以年度增长来考量”,蔡继明指出,“黄金周拉动了餐饮、住宿等行业收入增长,但金融、证券、等其他行业却大幅度下滑,旅游业增长的幅度能不能抵消其他行业减少的份额?要从整体上考虑经济效应。”
“黄金周导致老百姓集体出游,湖南张家界、江西庐山等景区,都出现爆棚,远远超过最佳接待量,环境承载力有限,反而会破坏景区环境”,蔡继明认为,黄金周存在的弊端日益突出。“全年假日总量是不变的,放7天,就会挪动其他公休日,造成连上7天、甚至8天班的情况,反而打乱了工作节奏。”
应落实全国带薪休假制度
“2008年五一黄金周取消后,全国还剩春节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博士说道,“春节是传统节日,老百姓都要走访亲友,适宜出行的,特别是全家出行的,只有十一黄金周。”
黄金周,是老百姓旅游需求集中爆发期。“实现错峰旅游,才能缓解黄金周集中旅游拥堵的情况”,蔡继明教授指出:“最好的办法是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很多人断章取义,说我主张取消黄金周,是忽略了这一个大前提,全面推行、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后,黄金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008年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职工带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蔡继明介绍。但目前我国带薪休假落实情况并不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并无严格的处罚条款,导致很多用人单位并未遵照执行。“就我看到的材料,落实的企事业单位粗略估计只有50%。”
“带薪休假制度就像三文鱼,但是在海里头吃不到,吃不到三文鱼的时候,不如先吃桌子上的肥肉、打牙祭”,刘思敏认为落实全国带薪休假制度还要走很长的路,“即使带薪休假全面落实了,也会因为气候、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诸多原因造成‘个人黄金周’,”刘思敏说道,“现在都喜欢一家三口出行,孩子不能带薪休假,只能寒暑假出游,是不是又形成了新黄金周?”
可增设“春夏黄金周”
“黄金周旅游拥堵问题并不能根本解决,只能采取疏导的举措”,刘思敏指出,“最好是增加黄金周。”
“10月1日实施的新《旅游法》规定,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分流旅游人群,可以增设‘春夏黄金周’”,刘思敏提出建议,“可以设在5月中下旬,其间有好几个节日,都是和旅游相关的,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5月20日是世界陌生人节,把他们设为法定假日,正好把中国旅游日变成中国旅游假。”同时,也有简便之道,就是“五一假日增加两个法定假日,恢复五一黄金周”。
挺还是废?网友有话说
一年四季的吐槽星:应该取消黄金周,禁止这种调假方式。
Win2End:非常渴望休假,但极其讨厌黄金周!
观望幻_觉:有总比没有强,不能实现带薪休假,这样也好。
木圭聿Gehry:要么恢复五一黄金周!要么取消十一黄金周!要么全面推行带薪休假!
铎乘:建议多开几个黄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