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过渡政府总理扎伊丹(左)10月10日出席记者招待会。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捉放曹》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经典段落,讲的是曹操先被抓后又被放的故事。而在昨天的国际社会,上演的一场现实版的"捉放曹"。10日,黎明时分,利比亚临时政府总理阿里·扎伊丹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一家酒店,遭到武装人员绑架。正当大家猜测是基地组织还是反对派所为,扎伊丹又突然被安然无恙地放了回来。
当地时间昨天凌晨,利比亚总理阿里·扎伊丹在首都的黎波里科伦西亚饭店门前被武装分子绑架,去向不明,据目击者说,虽然劫匪多达百余人,但他们态度礼貌,并未开枪。正当各方媒体猜测谁是幕后主使,中午时分,扎伊丹总理又被警卫安全送回该酒店,民兵组织利比亚革命者行动会承认他们抓捕了扎伊丹,理由是一些利比亚油田安保局曾向扎伊丹临时政府行贿。扎伊丹随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扎伊丹在发布会上显得很疲惫,他没有指出当日被绑架的具体原因,他在被绑架期间住在的黎波里市一个监狱里,他称民兵组织在帮助他获释方面居功至伟。扎伊丹称武装分子在绑架的期间要求他辞职,但他并未同意,因为他坚信他所担任的利比亚一职会确保利比亚走上正确的民主法制进程。
从开始媒体所说的"绑架"到"逮捕",扎伊丹失去自由的这几个小时可以被理解为截然相反的版本。当人们猜测为基地组织的报复时,扎伊丹一定是被"绑架"了。因为10月5号美国突击队在的黎波里大街上抓获了据称为基地组织高层分子阿纳斯·利比,而这如果没有政府授权,是受国际法质疑的。
阿纳斯·利比当天清晨在外出准备做祷告时被一群武装人员抓获,没有费一枪一炮。据称当时有8-10名武装人员先后从两辆车上出来,利比甚至还没有下车就已经被制服了,分析人士也推测称,此次美军能够轻而易举的抓获其通缉了15年的要犯,应该还是得到了利比亚政府的支持。
作为利比亚总理的扎伊丹也曾出面指责美国没有事先通知,但是仍然有美国媒体认为,是利比亚政府"默许了"抓捕行动。于是,抓捕总理就成了利比亚某些武装派别表达对美国不满的方式。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认为,这也是利比亚国内政治斗争激化的表现。
李绍先:今年五月份利比亚议会通过一个争议的法案,要求清除政府内卡扎菲时期任高官的人。这个法案通过的时候,一些武装组织包围议会、司法部、外交部,酿成了国内政治的危机,这一次事件可能跟这个有关。据了解,扎伊丹曾经在卡扎菲政府内担任过职务。
■新闻人物
利比亚总理阿里·扎伊丹国际关系专业出身,获硕士学位。曾作为一名人权律师长期抨击卡扎菲执政时期利比亚人权状况,也担任过卡扎菲时期的职业外交官, 1980年与时任利比亚驻印度大使马格利耶夫一起出走,加入利比亚最早的反对运动"拯救利比亚全国阵线",长期住在日内瓦从事"反卡"运动。 2011年是推翻卡扎菲政权的反对派力量主要成员之一,2012年10月当选为利比亚临时政府总理。
其实,这次宣称扣押扎伊丹的"利比亚革命行动会"目前正受雇于利比亚政府,职责是保障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安全,原则上听命于国防部和内政部,相当于是利比亚临时政府的"禁卫军"了。这场绑架事件又暴露了哪些问题呢?
这场"捉与放"是因为扎伊丹出身于卡扎菲政府,还是扎伊丹涉嫌贪腐,抑或单纯为了回击美国不尊重主权?也许都不尽然。卡扎菲政权倒台后的利比亚存在众多武装--部落武装割据一方,有政党背景的武装派别则被政府逐渐收编,而今天敢于抓捕总理的"利比亚革命行动会"正属于后者,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对此表示,最近一年多,扎伊丹政府成立以来,为了把利比亚稳定下来,当务之急是要收缴散布在各地的武装并把他们归并到体制里,在这种情况下,像以革命行动会名义,利比亚政府的司法部、国防部,其实名义上把他们收归,但实际上这些武装力量经常是自行其是。最典型的就是最近这一年以来,不断发生的武装力量政府包围机关大楼。
扎伊丹遭绑架的时间虽然不长,也足以说明利比亚安全局势堪忧。利比亚大量外流的武器殃及周围邻国,阿尔及利亚爆发人质事件,马里、尼日尔等地基地分支能再掀声势,都暗藏着利比亚动荡的身影。这一次,扎伊丹逃过一劫,但利比亚这个国家能否从战乱的泥淖中抽离出来,却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