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前发生的事,西安市民崔女士记忆犹新。那天吃过了晚饭,崔女士坐着看电视,母亲坐在了她身边,表情有点严肃。
“闺女,你今天上班去了,妈在家做了个错事。”老人说。
“妈,你能做错啥事嘛,你说吧没关系的。”崔女士笑着说。“我今天在电话里狠狠批评了孩子
他爸。”母亲说。
准备用钱鼓励外孙按时上学,又打电话说错了
崔女士的母亲姓王,今年75岁,外地人。女儿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西安工作,在这里结婚生子,住在城南枫林意树小区。几年前,女儿和女婿离婚,外孙跟着女儿。王妈妈退休前是教师,不过外孙的教育基本不管,她认为这是女儿的事,就应该由女儿自己解决,作为姥姥的她不好插手。国庆节时,王妈妈来西安看望女儿和外孙。
崔女士17岁的儿子上高中,在外面报了补习班,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国庆长假期间更是坚决不去补习班。一天吃完饭后,崔女士就和儿子谈了这件事,让他必须去补习班,母子俩为此大吵一顿,崔女士打了儿子两巴掌。王妈妈当时劝开了女儿和外孙,但并没太管这事。可事后她越想越觉得憋气,就打电话把前女婿狠狠批评了一顿,埋怨他不管孩子。
王妈妈10月14日回老家了。10月15日,崔女士接到母亲从来家打来的电话,“闺女呀,我今天又做错事了。”“妈,你又做错什么了?”女儿说。
王妈妈回家后,一直想外孙教育的问题。她就给外孙打了电话,“你要是按时去上学,外婆每月就奖励你200元,你给我个银行卡号,外婆就直接打给你。”外孙听后很高兴,很快给了银行卡号,不过是同学的银行卡。
过后,王妈妈越想越觉得这事办的不妥,才给女儿打了电话。“妈,你就把钱打我这,我到月底给他。”崔女士说。她给儿子特别强调,只有按时上课,这钱月底才能拿到。事后王妈妈还是觉得,这种教育方式有问题,仍认为自己做错事了。
妈妈以前不是这样,现在怎么觉得做错事了
崔女士说,自己小的时候,老妈可严厉了,也从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崔女士排行老二,有哥哥和妹妹。“我和哥哥小时候,妈对我俩可厉害,甭管学习还是生活,只要做得不好,肯定一顿暴揍。”崔女士说,一般都会在上床时,脱了衣服之后,用扫帚把打,腿上一下就肿了。
她记得特别清楚,有次早上梳头发,母亲着急去上班,可她不老实一直动,着急的母亲直接拿木梳打头上。“老妈当年对我和我哥那么严,手下不留情。现在外孙子不听话,她却不愿意多介入,估计这次是实在看不下去,才插手管一管,怎么却觉得做错事了。”崔女士说,只要是为孩子好,无论用何教育方法,老人做的都是对的。
谢翔天是西安莲湖区西关正街社区主任,平日和社区居民聊天的时候,关于隔辈人教育的问题,他发现一种普遍的现象,对子女曾经严厉的老人,对孙辈教育就信心不足。谢翔天说,他问过许多老人,为什么会这样。老人一般都告诉他,这就像还账一样,年轻时对孩子非常地严厉,老了感觉这不太好,觉得亏欠孩子很多,就总想在孙辈身上还回去,所以教育时自信心就不足。而年轻时惯着子女弄得孩子没出息的,就想在孙辈人身上改变一下,让他将来能有出息些。谢翔天常听老人这么说,他觉得这就是亲情所致,很难理性地来说明原因。
社区记者杜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