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以现金形式发放的独生子女费,竟被镇政府投了保险,而保险单明确规定年满14周岁可领取保费,但保险公司却以镇政府未缴纳保险费为由,拒绝村民领取。11日,记者了解到,对于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不少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一笔12年前就该领到的独子费,却到现在还没有下落。据了解,除了王庙镇外,该县清河镇等乡镇也存在类似情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村民遭遇
一年的独生子女费变成一张保单
11日,记者来到济宁市鱼台县王庙镇任庙村。该村村民任先生向记者反映,2001年11月,他去村委领取独生子女费,却被递给一张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济宁分公司的国寿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单。“以前都是领现金,一月10元,一年总共120元,结果2001年被告知镇政府替我入了保险。”任先生介绍,村里的计生干部解释,孩子年满14周岁后可以凭保单去退费,拿回原来的120元。考虑到孩子当时已经13周岁,任先生也就没有提出异议,但12年时间过去了,保险单一直未能办理退费。
“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鱼台支公司,工作人员说镇政府没有把保险金交到公司,所以不能退费,让我去找王庙镇政府,镇政府说保险单已经打出来了,直接去找保险公司。”任先生很无奈,从2002年起,他无数次奔跑于镇政府和保险公司之间,双方玩起了“踢皮球”,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现在任先生的孩子已经24周岁了,至今没有得到任何明确答复。
“以往都是发现金,只有2001年发的是保险单。”一村民介绍,当年全村20多户独生子女家庭全都领到了保险单,此前大家对投保事宜毫不知情。“当时不是我们自愿投保,而且当年投保时孩子们年龄不同,按照保险单上的投保年龄来说,交的钱应该是不同的,但所收的保险费都是120元。”
现场探访:
保单的身故保险金额竟只有200元
11日上午,几个村民从家中找出原来的保险单。记者看到,保险单上方印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济宁分公司国寿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单”,正面填写着被保险人姓名,出生年月,投保人地址和保险费,投保人身份证号一栏为空白。反面则印有保险费金额表,按照投保年龄可拿到不同的满期保险金额和身故保险金额,最高金额只有200元人民币。在正面右下方盖有“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鱼台县营业部财务专用章”;左下方备注中写着:此保单是乡镇政府为全面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兑现给独生子女的优待金。三份保险单字迹相同,村民们表示保单均不是自己填写。
据了解,2001年王庙镇所有独生子女家庭都没有领到现金,全被投上了这种保险。“除了王庙镇,还有清河镇和其他几个乡镇,当年全是这种情况。甚至还有个别村允许村民拿着保单抵水费。”村民告诉记者。据了解,目前王庙镇有62个行政村,清河镇有41个行政村。
质疑待解
3岁至10岁保费均低于120元,差价不知去向
“如果镇政府没有把保险金交给保险公司,那这批钱去了哪里?拿独生子女费买保险,算不算挪用专用资金?”任先生心里有很多疑问。
在该保险单背面,记者看到一份保险费金额表,根据被保险人的年龄不同,需要缴纳的保费、满期保险金额也存在差异,而且投保年龄是从0岁至10岁。记者看到,被保险人年龄不同,需要投保的金额也不一样。除0岁、1岁、2岁的趸交金额(即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费)高于120元外,其余从3岁到10岁的趸交金额均低于120元,最高差价可达56元。但在采访中,部分独生子女投保时已经超过10岁,而且所有投保家庭都没有收到任何返回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