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亮相一般被放在开头暖场,每场表演约40分钟。在她的一张“演艺照”里,她化装成毛的样子,站在狭小舞台上,表情肃穆,后面有4个“红军”,其中一人手臂上缠着卫生纸,假装受伤。背后是红底黄字的大海报,“圣诞感恩,持卡消费真实惠”。
较男性特型演员,陈燕的女性身份是吸晴利器,但也给她带来些限制。她刻意增肥,扮演毛时穿一双26cm高、价值万余元的特制皮鞋,以弥补身高和体型上的差异。
导演张秉坚曾拍摄纪录片《现成品》,讲述她和另一位毛的扮演者彭天作为毛泽东特型演员的生活。片中记录了陈燕的苦闷——她和她的丈夫没有性生活,她丈夫总觉得自己在和主席上床。
那时,她和丈夫是半分居状态。2010年后,两人的关系慢慢缓和,因为“都老了,能互相包客些”。她的丈夫至今还反感她扮演成毛的样子,因为毛是伟人,她是女人。
陈燕喜欢把“我老公”三个字挂在嘴边,她满意丈夫从不“乱跑”,也努力描绘自己作为妻子的“出类拔萃”。她讲话语速决,音量大,表情丰富,讲到动情处,突然就掉泪。她认为女人做家务天经地义,从不舍得让丈夫下厨房,家里一尘不染,床单没有褶皱。
陈燕出生于1956年,从十来岁起,“人家都悄悄说我长得像伟大领袖,我根本不敢想。”生活在50岁那年彻底改变。2006年,她逐渐放弃了建材生意,闲下来时,看到东南卫视有档模仿秀节目,想到自己有一张被人说像毛的“明星脸”,而“那些人还没我唱得好”,她报名了。节目组只让她模仿毛泽东的扮演者唐国强,她被淘汰,可回到家乡却意外爆红。她走上街头,围观者把路挤得水泄不通,她被这场面吓坏了,只好打车到人少的地方躲着。
2007年,陈燕正式入行。其后3年是陈燕的黄金年代,她的演出足迹踏遍西南多地。陈燕是毛泽东的狂热崇拜者,她说对毛的敬爱只是因为“我们这辈人都这样”。距陈燕家不足10分钟车程,有座香火鼎盛的“红恩寺”,毛泽东的金身塑像和佛祖、玉皇大帝、财神等神灵一起接受供奉。这样的小庙,在绵阳农村随处可见。
有一次她穿裙子出门,被路人指责,“你演主席怎么还穿裙子?”“群众这样说了,我哪儿还敢穿。”陈燕说,偶尔在家里穿一次,朋友来访,急忙换下,再去开门。
她已放弃了四川妇女喜欢的打麻将、跳广场舞等爱好。她很少出门,没事儿就看抗日剧——“学伟人的动作”,熟练使用“同志、老百姓、群众”等字眼。那些动作已融入她的日常生活,比如她与人告别时,会抬起手臂,五指微张,用经典的“主席手势”挥手。
茶楼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后,已近晌午,她主动安排起下午的行程。“明天重阳节,下午我去慰问老人,你会写进去吧?得给我拍好看点啊。”随即她联系了一个居委会,说要来慰问困难群众,你们找找人。然后她准备与上海一家整形医院的周女士一起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