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民俗学家

  “神曲”很好玩、很幽默,注定受人欢迎

  昨晚,大河报记者专门致电河南民俗学会副会长孟宪明,采访前孟宪明专门听了一遍《我是不是恁哥》。听完后,孟宪明给记者回电话时,先表演了一段天津快板,然后特别欢乐地说,这首“神曲”很好啊,很幽默,听了之后心情倍儿爽。

  孟宪明认为,《我是不是恁哥》用的是天津快板的调子,大家都喜闻乐见,听上一遍就能哼出来,而且歌词用的都是河南土语,描写的地点是西郊四厂,都是些司空见惯的现象,郑州人听了非常熟悉,“幽默风趣,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同时又是无害的,所以这个东西注定是受人欢迎的。”孟宪明说。

  采访中,孟宪明也玩了把幽默,“如果郑州能有20首这样的歌,郑州在全国就要红了!估计模仿版就该出来喽!”

  而对于歌词中爆出的“粗口”,孟宪明表示,并不是很粗俗的话语,是可以接受的。

  扫描二维码,关注大河报官方微信,回复“神曲”品品咱们的方言神曲。 记者 贺笑天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