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两次极端气候灾害,一次是夏季热灾,第二次就是这次严重雾霾事件。它们和水灾、台风一样,都属于突发性灾害。但应对这两次灾害,政府反应相对滞后,从一定程度表现出懒政和怠政,似乎没有作为。
针对雾霾,国家有指导性的意见,杭州也出台了应急预案,既能发布,说明之前肯定各部门协调过,但发布后却没了动作,任由雾霾进入更严重的高峰。而不远的南京政府却很快做出了应对。
有应急预案却不能及时实施,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是我们的行政效率比较低?还是各部门之间讨论得慢,不知道该如何各担其责,或许还存在着互相推诿?各部门条块化分工,资源调配难,这又是一个体制上的漏洞。
雾霾已然成为灾害。而灾害背后,雾霾的形成难道不是人祸吗?是长期过于追求GDP,追求工业生产速度,拿环境做牺牲。
在这次雾霾天气里,我们没有看到工厂停工,许多建筑工地也没有停工,在没有风力将雾霾带走的情况下,这些生产还在不断增加排放量。也许这正反映了在地方政府观念里,生产还是比环境更重要,我们的政绩导向不是环保不是民生,还仅仅是地方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