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不足80万人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生活着6万中国人。他们给当地带来了成千上万的商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这些产品再通过比什凯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亚各国,甚至欧洲。
900㎡的库房堆满了袜子
在比什凯克市郊外约五公里处,有一个停产多年厂房闲置的大型工厂。记者使劲敲打,几分钟后沉重的工厂铁门徐徐打开,来自浙江诸暨的薛先生边整理衣服边说:“我在睡觉,昨天忙了一天。”随薛先生走进900㎡大的仓库,里面堆满棉丝袜,足有一人多高,仅留下一个窄窄的过道。薛先生介绍,他在中国有加工厂,只做棉丝袜。每年能生产销售20个集装箱的棉丝袜。产品从上海过海关,经铁路运输,到达比什凯克。每个集装箱的运输成本大约有十三四万元,关税还得四五万元。
来自西安的刘先生6年前来到比什凯克,主要销售灯具等。他说,今年生意不比往年好,一个月的销售额大约是1万美金。
批发市场商品多来自中国
吉尔吉斯斯坦人口不到500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个国家成为中亚的商品集散地,在比什凯克,有大大小小批发市场近10家,其中最大的多伦多伊市场完全由集装箱垒起来,上下两层,占地面积很大。每天,这里车辆川流不息。走进这个市场,仿佛进入西安的轻工市场或几年前的康复路。从洗衣粉到床上用品,从牙刷到手机,应有尽有,都来自中国。
在比什凯克还有一个市场,名叫“大唐”,总面积6万平方米,这个商场的老板是中国人。
新疆人图尔苏的新市场已经建成,正在招商,他打算专门经营布匹和服装。此外,东北人杨先生也有一家在建中的大市场,他计划做建材。(特派记者王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