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昨日早晨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分离,脱离“嫦娥”的怀抱。昨日晚间,巡视器“玉兔”缓缓地来到距离着陆器10米远的距离,用“西安制造”的双眼深情回望,为“嫦娥”拍下了金灿灿的全身照。

  “西安眼”拍下嫦娥金身

  昨晚,“玉兔”号顺利地睁开双眸,一个温柔的转身,用“双眼”记录下了“嫦娥”在月球的美丽身影,而“玉兔”的这双“慧眼”——两个全景相机,就出自中科院西安光机所。

  “图片的分辨率很高,色彩鲜艳,拍下的着陆器的色彩是非常的金灿灿”,据全景相机的主任设计师杨建峰介绍,其实在昨晚8时40分左右,“玉兔”已睁开双眼,开始试着看清“嫦娥”,由于“嫦娥”体积较大,一张图片难以拍全,左右两个全景相机各自拍下了6张照片,每只眼睛的6张图片,传回地面后,利用软件分别拼出了一个完整的“嫦娥”。

  还能勘察月表环境

  据悉,两个全景相机安装在巡视器“玉兔”的桅杆上,采用“双目立体视觉”原理,相当于人的两只眼睛。随着月球车桅杆360°的旋转和±90°的俯仰,“玉兔”可以自如地抬头观看天空、低头俯视月面,通过图像拼接获得巡视区的全景图像。

  全景相机具有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两种控制方式,实现场景亮度的自动调节,同时兼顾了小范围特殊目标的成像。除了与着陆器互拍外,全景相机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月球表面的环境进行勘察,以获取月表巡视区的三维光学图像,用于巡视区地形地貌、撞击坑及地质构造解析和综合研究。据介绍,全景相机首次采用彩色编码成像原理,实现对着陆器等目标的彩色成像和月表有色矿物的分布探测,该技术在我国月球探测中属首次使用。

  相机戴着“小帽子”防温差

  月球上由于较大的温差,玉兔的宝贵“双眼”,是否能在极冷极热的状态下正常工作呢?杨建峰表示,为克服月面昼夜温差大的恶劣环境的影响,全景相机还具有温控措施,头上戴了个“小帽子”——相机的上面多出来一个檐,在这层檐上再铺上一层保护膜,就能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了,让它可在-50°C~75°C温度范围内生存,在-20°C~50°C温度范围内开展工作。(记者 关颖)

编辑:李晓飞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