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4号家庭的楼顶漏水,常年放着盆准备接水本报记者苗波摄

“华商爱心帮-美居行动”开展一周以来,已收到来自11家企业近5万元捐款,8户家庭生活面貌得到改善。但对有一些受助家庭来说,仅更换几件家具确实还不够,他们还有一些特殊的需求,比如维修漏水屋顶、粉刷墙壁和维修水电等,希望您根据自己的情况,拨打热线029-88880000,与我们联系提供帮助。
014号家庭
成员:父亲、母亲、儿子
昨日,来到他家的时候,他本人并不在家,妻子从外面刚回来,炉子上蒸着新做的馍。对于这个三口之家,住房条件还算不错,6楼顶层两室一厅挺宽敞的。但家里面的陈设,掉漆、破旧、缺角,连一般都算不上。
“原本和老人生活,前几年,老人去世之后,我们也没地方去,就只能住在这里了。”女主人说,和许多贫困户家相同,家里现有的家具,都是捡回来的东西。“看到谁家扔废品,就在里面挑一挑,只要没大毛病的,就拿回来继续用。就是看着旧了些,咱就这生活水平,要去买也没那钱。”她说。这个家能这样维持,真的是要感谢妻子。男主人三级智障,只能干简单体力活,儿子现在上初二,家里都要靠女主人操持。全家人生活主要靠低保,男主人在外面蹬三轮,女主人早上帮人炸油条,再挣上几百元补贴家用。
女主人每天都很忙碌,一大早起来要去炸油条,然后赶回家陪丈夫蹬三轮,中午前要再次赶回家,给全家人做点午饭,下午继续陪丈夫蹬三轮。在外人看来,家里的家具该换了,但女主人希望解决的是,家里屋顶的问题。别看家里有两间房,其实能住人的就一间。住人的房间里摆着一张双人床,男主人和儿子睡在这,女主人晚上在客厅,睡在破旧的沙发上。另一间房子房门紧闭,推开门,潮气很重,床上放着数个脸盆,房顶皮脱落,而且已经完全发黑了。女主人说,“这房子年头多了,楼顶七八年前就出问题了,但一直没有钱修,所以每到下雨时候,都是外面大雨屋里小雨,现在最希望有人帮忙维修屋顶。”
已有8户家庭生活面貌改善
新城区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帮扶行动
昨日上午,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政府第19次常务会议召开,专题讨论了“华商爱心帮-美居行动”,会上副区长冯涛介绍,新城区现有低保户1.1万户,其中有5000户属特困情况。慈善工作长期走在全国前列,以往组织的爱心超市是“我有什么,你来拿”,是一种普惠的慈善模式,可对于特殊的慈善需求难以满足,所以必须创新慈善新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美居行动”就应运而生了,该行动重点帮扶对象,是那些“无造血功能”的困难家庭。这些困难家庭,财产不超过1000元,生活面貌亟待得到改善。本次活动的目标是,政府和媒体搭平台,吸引社会的爱心企业进行点对点帮助贫困家庭。西一路街道办在辖区493户低保家庭中,根据档案资料筛选100户较困难的家庭,再进行入户调查工作,根据他们的收入和家庭面貌,又从中甄选出50户无劳动能力、无“造血功能”的特困家庭。
现在甄选出来的50户家庭,按照其贫困程度排序,建立困难家庭帮扶资料库。“美居行动”20户家庭中有8户生活面貌得到彻底改善,5户家庭正在改造中,街道办已收到11家企业近5万元善款,这些善款将统一用于对困难家庭的改造。新城区9个街道将要深入摸底贫困户,在全区深入推进“美居行动”,进行项目化的管理,资金进行最严格监督、最严格的审计。
截至昨天下午,部分困难家庭的物品已经联系到定向捐赠的爱心人士。但是仍然有大量的物资缺口需要您的帮忙。
衣柜的需求最多:有五户家庭还在等待资助。此外还需要:写字台三张、小型沙发三套、1.5m×2.0m的双人床三张、书柜两个、餐桌两张、碗柜一个。
电器类的物资还需:电视两台、冰箱两台、台灯两盏、洗衣机一台、淋浴器一台、电脑一台。家具用品:床品三套、厨具四套、煤气灶一个。
你我举手之劳成就他们的“美居”
由西安市新城区政府、慈善组织联合华商报社推出的“华商爱心帮-美居行动”,就是通过搭建爱心平台,连接受助家庭和爱心个人、企业,通过全社会的“爱心帮”,改善困难家庭的家居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活动中,您的帮助达到一定标准,新城区委、区政府、慈善组织和华商报社将授予您“慈善之星”称号。
帮扶内容:
1.帮助提供基本生活用具:八成新以上的床、柜子、沙发、椅子、书桌、小家电、厨具等;
2.帮助提供基本家庭装修:刷墙、房屋修补、水电铺设或改造等;
3.帮助满足低保户其他实际需求。捐款通道:
若捐款请指定帮助对象;如未指定帮助对象,将根据低保户需求,用所捐钱款采购物品统筹发放。
1.您可到华商报社大厅捐款,有专人开具慈善票据,捐款时间是周一至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6时;
2.您也可汇款到“美居行动”指定慈善账户,请在备注栏注明“美居行动”,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开户名:西安市新城区慈善会
账号:
2701130901201000014635开户行:西安市新城联社尚德路信用社
特别提醒:
1.考虑到衣服卫生及无法消毒问题,活动不接受衣服、鞋帽捐赠,只接受全新的被、褥、枕头、床上用品;2.低保户在政府帮助下,温饱已不存在问题,故不接受食品捐赠。
本组稿件由社区记者杜俊岭郑唯舒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