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来,国内乳企连续3次提价,奶价迅速飙升。为何我国牛奶这么贵?1杯奶到底需要多少钱?奶价飙升的背后有没有“虚高”的成分?近日,牛奶主产区被采访的企业和行内专家认为,如果剔除乳制品弹性较大的成本,我国乳业至少有三成以上的降价空间。
原因1
原料奶价格高 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1/3
据统计,我国生鲜乳价格已经由2007年的2.25元/公斤快速上涨至今年的4.5元/公斤,翻了一倍,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1/3,奶价之高排世界第四位。原料奶价格高居不下是乳制品行业整体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
原料奶价格为何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养殖成本太高。我国本土牧草质量低下,导致优质牧草大量依赖进口,成本骤然增大。据统计,2011年中国苜蓿草总产量约30万吨,而进口总量就达到27.6万吨。今年1至8月份,我国已进口苜蓿43.58万吨。
记者了解到,每饲养一头奶牛,需要配备3至5亩地种植青储等,才能基本实现草料自足。而实际情况是,多数新建的牧场都没有配备用地,青储、苜蓿、羊草等草料主要依靠购买或租用农民土地种植。此外,奶牛养殖集约化水平和效率低下,也抬高了一杯奶的成本。
2012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一顿原料奶粉,价格为2.4万元左右,而从本土收购奶源,一吨的成本则需要3万多元。据部分专家估算,如果能解决饲草、用地、人工三个问题,我国原料奶价格至少能下降10%。
原因2
加工环节成本大 一杯奶899项检测指标
原料奶价格虽然偏高,但还占不到成品牛奶价格的一半,加工环节的成本还要更高。过多、过频的检测是中间环节成本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07年,1公斤原料奶约2.2元,而市场上1公斤装牛奶实际售价约6元,中间相差3.8元。今年1公斤原料奶4.5元,而市场上1公斤装牛奶售价普遍在10元左右,中间相差5.5元。可以看出,从2007年至今,加工销售1公斤牛奶的成本已经从3.8元增长至5.5元,涨幅44%。
以伊利集团为例,2012年一杯奶从生鲜乳到成品出厂,需要完成的各项检验检测指标累计达899项。飞鹤乳业甘南工厂一年的检测费用就要2000多万元。
高强度检测还间接增加了许多成本。比如,为了通过国家新一轮QS认证,企业不得不购买国外动辄几百万元的检测设备。部分企业表示,检测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由过去的1%左右提升至近10%。2012年单吨牛奶检测费用已是2008年时的4到5倍,而我国乳企的检测费已是乳业发达国家的10倍左右。
原因3
销售端再加价高额“进店费”提高流通成本
奶成品出了厂,通过流通环节再到消费者手里,加价幅度更大。批发价130元,进了超市就卖218元,提价幅度67%,这是某款国产奶粉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实际销售情况。
乳企普遍反映,近年来“进店费”乱象已经愈演愈烈,许多超市、大卖场向供货商们收取各种高额附加费用。一款奶粉的供货商赵先生说,如果要进入当地的一家大型超市,首先需要向每家店缴纳条码费1750元,每年6个节日的节庆费约2万元,货架陈列费每年2000元/组,堆头费、展销费每年3000元。第二
年除了要继续缴纳此前的费用外,还要交每店5000元的合同续签费。算下来,这款奶粉每年想要摆上该超市在哈尔滨7家门店的货架,先得缴纳附加费用近20万元,占到利润的10%。此外,超市促销员每销售1罐奶粉,赵先生就得给他7%的提成,再给超市返点26.4%。“如果只收正常费用的话,这款奶粉不会超过200元。”
黑龙江某品牌乳业公司说,受不断增加的“进店费”影响,公司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已经上升至40%至50%,要比正常情况高出至少20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
>>相关新闻
西安牛奶售价进入“2元时代”
“现在最便宜的纯牛奶也得2元,还有3元一袋的。”昨日,西安市大学南路一家奶站老板说。记者调查发现,西安的牛奶价位基本上已进入2元时代。
该奶站老板说,今年上半年,塑料包装纯牛奶零售价均为1.5元,从10月起,市面上各品牌塑料包装纯牛奶零售价开始陆续涨到2元以上。记者看到,奶站塑料包装的几种牛奶零售价分别为:银桥纯牛奶200克2.5元,多鲜、夏进、蒙牛纯牛奶均为2元。利乐枕包装的几种牛奶零售价为:银桥纯牛奶227克3元,多鲜、夏进、蒙牛纯牛奶均为2.5元。
而在西门人人乐超市,销售人员称塑料包装纯牛奶断货,利乐枕纯牛奶零售价分别为:银桥227克为2.5元,多鲜227克为2.4元,蒙牛240ml为2.4元。
记者算了一笔账,若一家三口每人每天都要喝牛奶,每月30天计算。上半年塑料包装纯牛奶每袋零售价1.5元,下半年涨了0.5元。以前全家每月喝牛奶花费135元(以零售价计算),现在每月要花费180元,每月家庭购买牛奶费用增加45元。本报记者雷婧
盘点近期各种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