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陕西

  昨日,冯陈守戴上红领巾后,给大家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本报记者 邓小卫 摄

  “我不想流浪,我想上学。”年仅9岁的冯陈守说出这样的心愿后,流下了伤心的眼泪。昨日本报A10版报道了他的事情后,引起团省委和莲湖区教育局的重视。昨日是圣诞节,冯陈守收到了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他终于可以坐到教室里上课了。

  站在学校门口想听讲课声

  冯陈守家住长安区灵沼街办,由于父亲患病经常打人,母亲又离家出走了,他只好到西安投靠姥姥、姥爷。姥姥、姥爷上班时,他除了帮忙,就只能到处流浪。

  最近,他经常去城西南小巷的一家诊所里取暖。“他几乎天天来,我问他的情况,他说他想上学但是没法上,外面又很冷,他没地方去。”好心人程女士说,她觉得这个孩子非常可怜,就给本报打来电话求助。“太冷了,我喜欢去有暖气的地方,有时候也在南小巷的一所小学门口站一会儿,看能否听见老师的讲课声。我不想流浪,我想上学。”24日,在姥姥的租住房里,冯陈守一笔一划地写完他的名字后就哭了。冯陈守的姥姥柏晓琴说,冯陈守今年夏天到城里来找他们,不愿意回去,“他原来是在老家上三年级的,到了城里后,就辍学了。”

  校长给他戴上红领巾

  昨日上午,西安市教育局、莲湖区教育局和南小巷小学相关领导对冯陈守的情况进行研究,决定让冯陈守在姥姥柏晓琴工作地附近的南小巷小学就读。

  上午10时30分,冯陈守和姥姥在好心市民程女士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南小巷小学。

  南小巷小学校长樊胜芹早已给他准备好了书包和文具。得知冯陈守已入队后,樊校长还拿出一条崭新的红领巾,给他戴上。

  刚开始,戴上红领巾的冯陈守还有些不知所措,但他很快就咧开嘴笑了,立正,举起右手,给这些帮助他的好心人敬了个队礼,“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这些好心人。”他敬礼的动作还不太标准,樊校长微笑着帮他纠正。

  柏晓琴站在旁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随后,3年级(一)班班主任高老师将冯陈守带到教室。

  教室内的黑板上早已写好了“欢迎新同学”的板书,47名小学生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新同学到来。

  高老师表示,学校和同学们都会帮助冯陈守尽快融入这个集体。

  团省委:不让流浪儿掉队

  冯陈守的情况也牵动着团省委书记李豫琦的心。昨日下午2时许,团省委、长安区团委和灵沼街办的相关负责人一起前往南小巷,看望了柏晓琴和冯陈守,给冯陈守带去了一件羽绒服和1000元慰问金。

  “我们一直都非常关注留守、流浪儿童,我们一定会协调各个部门,不让他们掉队,”团省委副书记、省少工委主任贾琳说。

  与此同时,灵沼街办也已经开始落实摸底柏晓琴家的具体情况,如果他们符合低保条件,会及时帮助办理长期的低保。

  孩子终于能上学了,柏晓琴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太感谢大家了,也非常感谢《华商报》,感谢所有关心我们的人。”

  本报记者卿荣波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