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社会

  于志国的小说《秦淮之恋》

  江苏南京一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俗称的“渐冻人”),尽管肌肉萎缩,行动能力逐渐丧失,但他仍凭借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一部18万字的励志言情小说,这部小说也是他自己初恋的缩影。近日,小说正式出版面世,他拿出500本义卖,准备将所得款项和自己的遗体捐给相关机构研究“渐冻人症”。

  今年60岁的南京市民于志国如今连脖子也不能自主转动,只能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日常生活起居都靠妻子照料。2009年的一天,退休在家当小区门卫的于志国发现自己的右臂无法抬起。随后几年,于志国全身逐渐像被“冻”住一般,渐渐丧失活动能力,医生给他的最终诊断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人症”。

  于志国说:“刚开始一只胳膊不能动,后来逐渐变成两只胳膊不能动。到医院诊查,最后专家给了这个定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运动神经元,这个就等于判了死缓。”据了解,“渐冻人症”现代医学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式。

  就在于志国逐渐丧失行动能力的日子里,他整理出了一部18万字的小说《秦淮之恋》。据悉,小说的初稿叫《蝶恋花》,是上世纪80年代,于志国在接连遭遇初恋失败,哥哥、母亲相继离世,自己又身患肝炎住院,贫病交加的情况下创作的。

  

 [1] [2] 下一页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