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廉价药品缺口高达342种,出现了药厂不产、医院不开、患者难买的严峻问题。对于许多用惯了低价药的老百姓来说,这种紧缺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造成了很大负担,我们的记者今天也专门走访了西安市一些药店和医院,一块来看看记者调查。
记者首先来到西安南郊一家中型药店,询问是否有售价一块多钱的消炎抗菌针剂红霉素,销售人员一听就摇头。
记者:红霉素有吗?
药店销售人员:红霉素啥?
记者:针剂。
药店销售人员:没有。
记者:卖完了?
药店销售人员:我们就没有红霉素针剂。
记者:没货?
药店销售人员:我们没卖过。
在另外一家药店,记者又询问了常用的消炎药罗红霉素,销售人员推荐了一款售价23元的盒装胶囊。
记者:罗红霉素,咋卖?
药店销售人员:二十四。
记者:有便宜的吗?十块钱以下的。
药店销售人员:八块九,一个片一个软胶囊,软胶囊(贵的)好吸收。
成分完全相同的药品,售价却相差一倍还多。记者又走访了几家中小型药店,发现一两元钱的低价药在这里很难见到。随后,记者来到西安市北大街一家大型医药连锁超市,看看这里的廉价药是否齐全。走进药品区,发现这里的药品销售也采用网络推销模式,热卖药品,新品上架等标签分外抢眼,但看看价格,这些主推药品普遍在同类药品中售价偏高,销售人员看到记者挑选儿童感冒药,上来帮忙推荐。
记者:小孩感冒哪个效果好?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那边那个,三九的。
记者:那个多少钱?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上边有(价格)。
记者:这个三十六的。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左边。
记者:二十五。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嗯。
看完了感冒药,记者又去柜台前看了看阿莫西林、罗红霉素这些印象中比较便宜的抗生素类药品,结果发现柜台上的标价最低也在20元左右。看记者嫌贵,销售人员才从柜台里面的货架上拿出两盒售价五六块钱的同类药品。
记者:罗红霉素有便宜点的吗?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罗红霉素有五块九的。
记者:五块九的在哪?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在这。
记者:这个?
记者:没摆柜台里?
医药超市销售人员:没摆。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放眼望去,视线内绝大部分药的价格都在10元以上,但要是蹲下身来,在最下面一层或者拐角处往往可以找到售价十分便宜的同类药品。6毛钱一板的感冒胶囊,9毛钱一板的去疼片,5毛钱的土霉素,这些耳熟能详的廉价药其实店里都有,但销售人员从不主动推荐,摆放位置也都是犄角旮旯。
买药市民:那肯定是把贵的药摆在显眼地方,卖得能够快一些,可能是这个想法吧。
买药市民:常见的那些(便宜)药基本都不好买,他都给你换包装了,一换包装价格就上去了,实际上药量比原来少了。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便宜的药越来越难买了?
买药市民:商家为了赚钱呗,一换包装价钱就上来了,好多人不懂,实际上它就变了个名,还是原来的东西。
记者随后来到西安交大二附院,说起廉价药的紧缺,药房的医生王莉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这两年很多廉价药从药厂根本进不到货,病人拿着处方等药干着急,整天打电话询问。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王莉:比如甲亢病人用的他巴唑,最常用药,甲亢病人用得多,一直进不来货。
记者:多少钱这个药?就两三块钱,现在有进口的,进口的贵一点,五十粒三十三(块),但是现在进口的供不应求。
王莉说,廉价药的紧缺,不能片面的归结于药厂不愿生产或者医院不愿使用,而是要将老百姓的用药实惠,和医药生产企业的利润生存平衡起来,不然,尽管廉价药价格非常实惠,却不生产买不到,对于患者来说也只是画饼充饥。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王莉:(药厂)厂房设备(费用)非常高,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再一个生产流程,人员配备各个方面,成本都在增加,药价不能太低,太低的话药厂赔本,他不愿意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