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地方债流动性风险大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投资的去向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审计署称,在已支出的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1188.77亿元中,用于市政建设、土地收储、交通运输、保障性住房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的支出为87806.13亿元,占86.77%。

  不过,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等项目的投资中,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等问题。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日前表示,“大量债务集中在收益水平低且回收期长的基础设施、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和房地产领域。”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表示,如果地方政府资不抵债,到期债务无法偿还,会引发金融系统性的风险,甚至会引起经济和社会问题,地方债问题不是孤立的,“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从地方政府的举借主体看,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举借主体,分别举借40755.54亿元、30913.38亿元、17761.87亿元。

  金融机构分析人士表示,从地方债的总数来看,风险并不大,关键在于结构,而且负债层级下移,极易引起金融系统风险。从去年开始,银行贷款在地方政府性债务中占比明显下降,但是仍占主导,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然集中体现为银行贷款风险。审计署公布的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来源显示,银行贷款、BT、发行债券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主要来源,分别为55252.45亿元、12146.30亿元和11658.67亿元。

  宏源证券固定收益总部首席分析师范为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地方债没有资不抵债的风险,但是流动性风险非常高,“因为地方政府的负债都是中期和短期,而其资产是固定资产,变现的能力较弱。”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温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全年到期需偿还债务超过4.8万亿元,占政府负债的44%,集中还款压力大;“当前市场流动性紧张,融资成本高企,要警惕政府融资平台因流动性风险导致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要保持市场流动性,用时间换空间,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同时,建议适时降准应对。”

  审计署也表示,我国政府性债务来源中,银行贷款比重较高,对国内金融体系依赖性较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系统性、区域性财政金融风险。

编辑:刘超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