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救助人员将一位流浪乞讨者安排到温暖的避寒场所内住下,并送来了棉被和食物 记者 张宇明 摄
近日西安气温下降,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冷暖牵动着大家的心。昨晚,市民政局10余名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同时,我市三区县率先开启24小时临时避寒场所,为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一个温暖的落脚之处。
全市设置7个临时避寒场所
在碑林区位于广济街一小区内的避寒场所内,房间内一张简易沙发、一张大床,铺着厚厚的被褥,84岁的杨学荣老人正在休息。“天这么冷了,就不要拾荒了,去救助站吧。”市民政局局长王尊敬为老人送上棉衣和食物。老人家在镇巴县,无儿无女,家中也无其他亲人,在西安以拾荒为生,天冷了晚上就蜷缩在墙角、屋檐下。半月前,他被救助人员发现劝说来到临时避寒场所。“这里又亮堂又暖和,挺好。”杨学荣老人表示。
据悉,入冬以来我市碑林、雁塔、莲湖三个区率先设置了临时避寒场所,24小时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暂时容身之所和基本救助服务,帮助他们安全度过寒冬季节。流浪受助人员进出避寒场所自愿。目前,全市临时避寒场所达到7个,已启动半月。
此次夜间巡查重点,是流浪乞讨人员较集中的南大街、东大街、火车站等繁华路段。晚上9时左右,在火车站城墙下,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乞讨者缩在铺盖卷里睡觉,救助人员上前劝说他去救助站被拒绝,工作人员只好留下食物和棉被,并发放一张“救助引导卡”,告诉他有困难来站接受救助。
寒冬送暖救助将持续到3月15日
昨晚的救助行动中,2名流浪乞讨人员在工作人员护送下,接受救助去了救助站,2名不愿去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发放了棉被和食物等御寒物品。其他多数流浪乞讨人员不是远远避开了救助人员,就是拒绝救助。
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8746人次,救治危重病人2216人次,目前正在定点医院接受救治的危重病人56人,滞留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106人,安置到福利机构供养的53人,临时安置在民办养老机构的176人。今年,我市将根据季节特点开展专项救助工作,逐步形成数字化管理,网格化定责,精细化管控,人性化救助,确保城市重点区域基本无流浪乞讨现象。
我市“寒冬送暖”救助行动将持续到今年3月15日。市民政局提醒市民,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人员时,尤其是重病流浪乞讨人员,请及时劝导他们去救助站,或拨打救助站电话,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助。
本组稿件由记者 程慧 采写
西安市救助管理站:85648239(24小时)
85648021(白天)
长安区救助管理站:89234389(24小时)
临潼区救助管理站:83872351(24小时)
阎良区救助管理站:86209200(24小时)
周至县救助管理站:87111025(24小时)
户县救助管理站: 84885297(24小时)
蓝田县救助管理站:82728332(24小时)
82728330(白天)
高陵县救助管理站:86913459(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