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
当事人
生活像一把无情刻刀
改变了我们模样
未曾绽放就要枯萎吗
我有过梦想
———摘自《老男孩》歌词
去年9月,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首次取消“不超过40岁”的年龄限制让很多大龄考生走上了考场。65岁的“考研奶奶”仝正国走红网络,被网友封为“2014年新一代学霸”。重庆晚报记者从市研招办了解到,在上周结束的2014年度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我市有3.8万名考生参加考试,其中190名考生年龄超过了40岁,年龄最大的为58岁。
在考研大军中,大龄考生是特殊的一群。他们大多数已工作多年,有了家庭和孩子,但他们却选择跟比他们年轻10岁甚至20岁的大学生们一起,为考研而奋斗。考研对他们意味着什么?重庆晚报记者昨日对话了3位大龄考生,他们的动机虽各不相同,但他们也有共同的东西:不甘安于现状以及重新上路的勇气。
重庆晚报首席记者 刘婷(图片为当事人提供)
黑白相间的头发、黑色边框高度眼镜、1米高的考研辅导书……1月8日,记者来到位于沙坪坝区陈家湾30号的余庆男家时,他正在做午饭。“这段时间我付出了太多努力,也背负了太多的压力。”提起刚刚过去的考研,余庆男依然难以平静。
同学同事大都有了一番成就,我却什么都没有”
病退后,理想抱负离他而去
1989年,26岁的余庆男从西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被分配到沙区政府工作,成为一名文员。“那个时候,我算得上高级知识分子,走到哪里都很受尊重。”那时余庆男对未来充满希望。
但是,2008年,45岁的余庆男被查出慢性肾炎,无奈内退。“那个时候,我感觉天都塌了,理想、抱负一下子什么都没有了。”为了养病,余庆男必须长时间待在家里,看着朋友、同事事业蒸蒸日上,每年一个样,余庆男开始把注意力放在“修身”上。
从那个时候起,看书、练字几乎成了他每天必做的事情,为了不和社会脱节,他坚持每天看新闻,新闻联播、时政新闻必看。余庆男最自豪的就是练就的一手好书法,家里的每一面墙上,几乎都有他的杰作。
前几年,当听到来看望他的同学、同事赞美他水平高,写一手好字的时候,余庆男都非常高兴,但是现在却成了他的心结。
“听到朋友说我很厉害,很有才华,反而让我更遗憾,更心酸。”余庆男说,如今他的同学、同事大多都有了一番成就,反观他什么都没有。有时候,他甚至怀疑,别人的夸奖只是一种安慰,一种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