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难当?
市长原声
“我就说一句,争取做一个少被南京市民骂的市长”
有记者问:“有领导会说,在南京当市长不容易,第一是媒体多,第二是婆婆多,第三是市民会在网上批评领导,您是如何看待在南京当官不易这个话题,对于市民的批评声,您是如何看待的?”
“因为我当市长还没有几个小时,所以我也不知道不容易的感觉,但是你说别人有这样的一个考虑,我觉得也很正常。”缪瑞林说,南京确实不同于一般性的城市,它是一个区位非常重要的城市,也是自身优势很明显的城市。
“媒体多,婆婆多,这个其实是我们的优势,这个叫近水楼台先得月。”他说,南京的媒体多便于监督政府的工作,便于及时地反映社情民意有利于我们推进各项工作。“这个不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媒体提供的正能量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可以充分地依靠、借助的一个重要力量。”意犹未尽,他也没忘提点了一下:但是要拜托你们千万不要无中生有、不能见到风就是雨。
“婆婆多?你说省委省政府、部队……这也是好事,领导机关就在家门口,我们可以借力获得支持。省委常委会每年都到南京来调研,对南京的改革发展都给予很大的支持,无论是精神上,甚至是物质上。”对于这些所谓的南京市长的烦恼,缪瑞林说:“好像很多人觉得媒体多、婆婆多是一个麻烦,但我不这么看,因为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最重要的优势。”
说到老百姓批评政府的声音,缪瑞林态度鲜明:“没有问题,我当这个市长,就是要争取做少被市民百姓骂、少被媒体批评的市长,这就是我的态度。当然不可能不骂,你们照骂,该骂照骂,做得不好你们尽管骂。”
扬子晚报提问
市长原声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我明天要做的三件事,算不算‘火’我不知道,你去看。”
新官上任三件事:
订议事规则、签安全责任状、研究保障房
扬子晚报记者: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您在当选市长后,表态发言时说,要多做没有鲜花和掌声的琐事烦事,请问上任后最迫切要做的事是什么?
缪瑞林: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什么呢?我明天上午召开政府常务会,有几项重要议题,第一项是讨论和审议市政府的议事决策规则,这是在政府工作规则之下的具体化操作规程,把需要市政府研究决策的重大事项,以及需要向市委常委会请示汇报的工作,要向人大报告的工作,要向政协通报的事情,按照不同类别制度化地规定下来,使得我们政府决策真正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首先从程序规范上力求做到,效果要在实践过程体现。这是一件工作,算不算火我不知道,你去看。
第二件事,市长和分管各位副市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是安全发展的基础,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一切等于零。南京的安全生产形势不可轻心,我们化工厂多地下管线多,要高度重视这件事。
第三件事,是明天下午的市政府常务会研究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家人给新市长的叮嘱:
善待小摊小贩 城市管理要刚柔并济
扬子晚报记者:作为一位在南京生活了30年的市民,您当选市长了。请问,在城市管理上,您的家人对您有什么叮嘱和要求?
缪瑞林:在城市管理上,家人对我的提醒就是,要善待普通市民。比如,城管特别对下岗再就业、创业的小摊小贩,不能那么狠。到底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我们正在建设小摊小贩中心,还有一些根据城管的规范要定点集中管理,在城市管理上还是要以人为本。
但是对车辆乱停乱放,恐怕要狠一点,特别是主城区中心城区,这个还不能软。我们下一步对公共交通要有一些措施出来,可能有些举措现在太温柔,有的价格太便宜低廉。我想说,在城市管理上,要以人为本、刚柔并济。
热点问题
市长原声
“高端靠市场,中端靠调剂,低端靠保障,政府要管的是,保障贫困、弱势、低收入群体。”
办青奥赛事:展示南京独特城市形象
担任代理市长后,缪瑞林调研的第一站是视察青奥场馆。在被问到为何如此钟情青奥筹办工作时,缪瑞林说,青奥会举办是我们国家对国际社会庄严承诺,青奥会不仅代表南京,也体现了江苏形象,中国形象。
他列出了通过青奥推介南京的具体清单。首先,是要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古都风貌。南京正在抓明城墙保护和沿线环境整治,明城墙作为最为厚重的文化遗产、最靓丽的名片,将向世界展示南京古都古城的风采。
第二,是要展示南京山水城林城市的优美生态,紫金山、玄武湖等宝贵财富向全世界展示,正在打造的滨江风光带将是一大亮点,在青奥会前展露新颜。
第三,则是充分展示南京,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发展成果。
第四,要展示南京市民的开放包容博爱博雅,热情好客的形象。
后青奥时代:重点打造江北新区
市长的眼光并未止于青奥这一节点,缪瑞林透露,南京市委市政府正在考虑后青奥时代的发展,届时将重点推动江北新区发展。随着青奥的举办,江北新区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一新区的规划是苏南现代化示范区规划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这一大手笔的打造工程,他跟百姓特意打起了招呼:“我相信,在江北搞大建设,对老城区的生活影响要少一点,估计你们不会有意见。”
房价上涨:市长调控三原则,高端靠市场,中端靠调剂,低端靠保障
南京的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是不少百姓的心头痛。此前南京房价上涨在全国也很惹眼,曾被住建部专门约谈。“对于南京的房价,请市长做一个表态?”一位媒体记者就此发问。
“我的房子住了20年,”缪瑞林笑言,所以他自己作为市民倒是没觉得房价上涨。但对于南京的房价问题,他显然已经有深入考虑:“我不是表态,而是作具体考虑。”他列出政府一系列动作。今年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保障房续建800万平方米,新开工300万平方米;商品房供应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商品房的供地500公顷,保证商品房的供应量。
“严格管控高房价,在去年11月份南京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你可能注意到,实际上现在很多楼盘高价卖不上去。”缪瑞林说,采取多方面措施,目的还是控制好房价。“对政府来讲,我的思路是三句话:高端靠市场,中端靠调剂,低端靠保障,政府要管的是,保障贫困、弱势、低收入群体,这是我们要做的事,保障性住房的力度只会加大不会减少,我们会更多地考虑优化保障房供应的方式,提高保障房建设配套的水平,比如教育、医疗、交通配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