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6日 登录论坛 注册
华商网 > 新闻 > 国内

  千余账单记载调运粮食物资信息

  在黎城县“红色百村工程”领导组组长、县人大副主任孙广兴的带领下,记者前往郭海波家。到达后,记者看到,这是一户两进东西四个院落的人家,房屋至今仍保留着制作精良的旧式屋檐和砖雕。院落主人郭海波今年40岁,他介绍说,抗战时期孔家峧全村有300多口人,1938年八路军进驻孔家峧期间,时任村干部的曾祖父郭建仁是当地有名的医生,也是当时八路军总部记录物资收支情况的财粮会计人员。

  “我家里原来有50多间房屋和窑洞。抗战爆发后,曾祖父积极为入驻孔家峧的八路军筹粮筹款,带领全村群众共同开展抗战工作,保留至今的八路军各部粮食及调运物资的账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郭海波说。

  郭建仁的儿子,即郭海波的爷爷,叫郭宜民,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给八路军帮忙。郭海波记得小时候和爷爷郭宜民住在一起时,爷爷经常给他讲抗战时的事,翻看那些保存在家里的旧账单。郭海波将记者带到东房内,指着挖开地面后露出的两口大缸说,这大缸就是账单的存放处,“是我爷爷在世时挖开地面埋下的,文件和账单把缸装得满满的。”

编辑:王秋阳

相关阅读
华商新闻-陕西西安权威原创新闻门户_华商网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


华商网首页 | 新闻 | 论坛 | 视频 | 娱乐 | 体育 | 数码 | 财经 | 家居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嗨吃 | 婚嫁 | 旅游 | 潮购 | 交友 | 母婴 | 高考